2024-10期●青少年绿洲●

郭村保卫战的三个小英雄

作者:龚德明





郭村保卫战发生在1940年6月28日,是新四军挺进苏北、东进抗日征程中进行的第一场较大规模的战斗。经过七昼夜的激战,新四军以少胜多,打败了国民党地方顽固派韩德勤唆使的李明扬、李长江部2万余人的进攻,在苏北地区初步站住了脚跟。80多年过去,尽管战场硝烟早已散去,但这场保卫战中的三个小英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深深怀念。

忍痛手术取弹头

王同一,1926年出生,江苏响水人,1940年春参加新四军,时年14岁。他个子较矮,身高甚至不及一支步枪,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少年小战士。郭村保卫战打响后,战斗异常激烈,王同一所在的教导队也上了战场。战斗中他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在一次冲锋中不幸腰部被子弹击中,被送往医院。当时医院缺医少药,没麻药镇痛,只让他喝了几口白酒就上了手术台。由于腰部中弹较深,医生用手术钳拽了多次,才将弹头取出。

不久,部队要开拔,王同一尽管伤口未愈,仍毅然随军东进。途中纱布与伤口摩擦,使得他疼痛不已,但为了不掉队,他坚持捂着纱布、忍着剧痛行军。

郭村是王同一第一次参加战斗的地方,也是他漫长革命生涯的开端。2005年,年近八旬的王同一在其孙子的陪同下又一次来到郭村,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他依然感慨万千,激动不已。

难忘一碗鸡蛋面

1940年6月27日深夜,在郭村保卫战前夕,由于敌众我寡,指挥部电话班只有一名战士留守,其余人员全部进入了前线阵地。留下值班的战士叫钱耀,江苏丹阳人,只有18岁。战斗打响后,他全神贯注,及时转接电话,坚守岗位没离开一步。房东老大娘看到他忙一天,也顾不上吃饭,就悄悄下了碗面条,碗底还藏了两个荷包蛋。钱耀用筷子一挑,看到面下的荷包蛋,感动得流下热泪。这两个荷包蛋对钱耀是巨大的精神鼓舞,更是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

多年以后,钱耀仍难忘房东老大娘那碗寄托深情的鸡蛋面。2000年6月25日,钱耀应邀出席纪念郭村保卫战胜利60周年活动,深情讲述了这段感人至深的往事。他还当场向郭村小学捐了款,勉励孩子们励志成才,报效祖国。2009年清明之际,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钱老又主动联系郭村保卫战纪念馆,再次捐款支持场馆建设。这是他对郭村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

掩护战友献生命

吴飞,江苏江都吴家桥(现吴桥镇)人。早在1939年,他年仅15岁时就参加了新四军,并入了党,曾担任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部青年干事,后不幸牺牲在郭村战斗后新四军即将东进的凯歌声中。

1940年7月7日深夜,粟裕率江南主力部队渡江北上,计划到郭村与叶飞、陶勇部会合。吴飞和战友奉命到江边接应。拂晓时分,最后一船士兵已安全渡江。此时适逢日伪军“扫荡”,发高烧的吴飞投宿在一个农户家,户主叫女儿坐在他的床边,与他假扮夫妻,以掩护他脱险。由于叛徒胡奎的出卖,吴飞最终还是被日军抓了。当吴飞发现还有三名战友被捕时,决定不顾个人安危,掩护战友。面对日寇的拷问,他毫无惧色地说:“我就是新四军!我就是共产党!他们仨都是老百姓,有话问我好了。”吴飞面对日军的拷打,一口咬定就是自己接应部队渡江的。最终,三位战友在吴飞的掩护下得以脱险。

灭绝人性的日本鬼子残忍地用铁丝将吴飞双腿绑住,拴在马后,让马拖着吴飞奔跑。吴飞殷红的鲜血一路流淌至江边渡口。敌人又用铁丝穿过他的双肩,再绑上石头,然后将吴飞扔进了滔滔大江……那一年,吴飞年仅16岁。新中国成立后,吴飞被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