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期●历史研究●

新四军苏浙军区政委谭震林未到职的原因

作者:张其梅




1944年9月27日,党中央向华中局发出了《关于发展苏浙皖地区的总方针和部署》,粟裕向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提出,由自己率第1师主力执行南进任务。11月2日,毛泽东、刘少奇电示:“除粟裕带两团南进外”,还应“设立苏浙军区,以粟裕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统一指挥苏南及全浙,将来必要时设立中央分局领导之”。12月中旬,南下部队分东西两路从苏中出发,于1945年1月6日到达浙江省长兴县仰峰岕,与在此坚持抗日斗争的第16旅会师。

1945年1月13日,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央军委电令,成立苏浙军区,任命粟裕为军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刘先胜为参谋长,统一指挥苏南和浙东部队。原16旅组成第1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治委员江渭清。以浙东游击纵队编为第2纵队,司令员何克希、政委谭启龙。第1师3旅南下部队编成第3纵队,司令员陶勇、政治委员阮英平。苏浙军区还辖有第一、第二两个军分区。

2月5日下午1时,苏浙军区成立大会在浙江长兴温塘村大操场隆重举行。粟裕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体指战员坚决完成党中央赋予的发展东南敌后斗争的光荣任务。第二次天目山反顽战役发起后,2月28日粟裕致电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请求令叶飞率部早日南下。4月23日,叶飞、钟期光率部在孝丰(今安吉县孝丰镇)以东白水湾与苏浙军区会合。新四军军部任命叶飞为苏浙军区副司令,钟期光先后任苏浙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教导旅编为苏浙军区第4纵队,司令员廖政国、政委韦一平。

在此过程中,被任命为苏浙军区政治委员的谭震林(时任新四军第2师政委兼中共淮南区党委书记)一直未到职,其原因有二:

一、原定谭震林率新四军第2师5旅3个主力团于1945年2月底南下,但此时驻无为县城日伪军2000余人出城“扫荡”,国民党顽军第176、171师又趁机向皖中巢湖、和含根据地进攻。为了支援第7师粉碎日、伪、顽进攻,第2师路西部队于3月在路西地区向顽军发动进攻,连克敌12处据点,歼其近千人。但顽军又增调第172师东来,连同原有2个师,总兵力达1.3万余人,再次向第7师巢南地区和第2师路西地区进攻。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3月12日,新四军第3师第7旅由淮北转至淮南路西,独立旅从苏北赶赴皖中协同第2、第7师作战。4月6日,军部决定组建路西自卫反顽战役指挥部,以谭震林、彭明治分任正副指挥。4月14日夜,战役开始,第5旅第15团向王子城进攻,路西各部队共攻克13个敌据点和村落,歼顽军主力2个团和地方反动武装共3600余人,并俘团长以下1300余人,但自身伤亡也达2500余人。再战不利,战局又呈胶着状态,主力长期与桂顽对峙,无法机动,第5旅不能适时南下苏浙皖边发展新区,谭震林也不能抽身赴苏浙军区履任。

二、第三次天目山自卫反顽战役后,正当我军全力展开对日大反攻的时候,国民党大举向解放区进犯。为制止内战,争取和平民主,我党作出重大让步,决定撤出南方8个解放区。1945年9月16日,党中央电示华中局:注意控制江南部队北上道路;20日再次致电华中局,要求尽快撤离浙东、苏南、皖南、皖中部队。第7师于9月7日离开皖中根据地,渡过巢湖,10月初到达淮南地区,与第2师靠拢。10月初,粟裕率苏浙军区第3纵队由宜兴地区经太湖、滆湖地区穿越沪宁铁路,于江阴西石桥渡江到达东台、刘庄地区。10月9日,第1纵队和苏南地方武装、党政干部开始北撤,24日也到达了东台地区。叶飞、金明率第4纵队,经宜兴、溧阳、武进等地,在孟河、小河镇一线渡江,10月16日到达泰兴、黄桥地区。浙东的第2纵队,于9月30日分三路北撤, 10月21日在浒浦、福山段渡江,至泰兴、南通地区。该纵队第2旅亦乘海船直达东台。综上所述,谭震林也没有必要继续南下到苏浙军区赴任。

从苏浙军区成立至北撤,谭震林虽未能到职,但军区对外布告上的政治委员一职,仍均署名谭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