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吴光明是位新四军老战士,还在我们兄妹很小的时候,没有左臂的父亲就离开我们,永远地走了。
生前,父亲烟酒不沾,偏偏爱吃又黄又脆的黄桥烧饼,说现在街上卖的猪油葱饼哪有黄桥烧饼口味好啊!父亲告诉我们,黄桥战役中,老百姓把自制的烧饼当作军粮,送往前线,支援部队作战。
平日不苟言笑的父亲说到高兴时,干脆小声唱了起来:“黄桥烧饼黄又黄嗳,黄黄烧饼慰劳忙嘿!烧饼要用热火烤嗳,军队要靠老百姓帮。同志们呀吃个饱,多打胜仗多缴枪!”
战争年代,父亲十次挂彩,积劳成疾,解放后定居苏州,长期休养,心里念念不忘的就是黄桥、黄桥百姓和黄桥烧饼。
不久前,泰兴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谢馆长热情地打来了电话: “先辈们流血牺牲,黄桥人民没有忘记,好想你们呐,这里就是家呀,回来看看吧!”母亲听着听着,心头一热,当时就泪流满面,哽咽地说: “一定去,一定去。”
当我们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母亲出现在纪念馆门前时,谢馆长已经等候多时,把我们迎进馆内,又亲自为我们讲解。
展厅东面有一幅介绍黄桥战役参战部队序列、番号和部分指挥人员姓名、职务、照片的图表。这样的图表,我们都是第一次看到,父亲也在其中,时任王必成2纵9团参谋长,照片上的父亲显得年轻成熟、坚强刚毅。
展厅西侧挂有随军记者战地抓拍的巨幅历史照片《大战野屋基》,母亲等谢馆长讲解完后又补充告诉我们:当年父亲就是在黄桥东北面的野屋基阵地上带领战士们打退了敌军三个团的轮番进攻的,拼杀中父亲左臂负重伤,在缺医少药的战争年代,伤口感染了,没有麻药,最后用钢锯做截肢手术,父亲咬牙坚持着,几次昏死过去。成了一等伤残军人的父亲,那一年才26岁。
大哥忍不住悄悄落了泪,小妹更是哭出了声。
黄桥,方圆不过五里,人口不过几千,战役打响前,黄桥民众在何家宗祠成立了抗日支前委员会,战役打响后,黄桥百姓慷慨解囊,家家生火开灶,日夜不停赶做烧饼,源源不断送往前线。
黄桥战役取得歼灭国民党顽固派1.1万余人的胜利,缴获战利品无数。为创建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新局面。
革命战争的原动力在民众、在百姓,有了人民的支援,我们的革命战争就无往而不胜。正如伟人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父亲打了几十年仗,这个道理他老人家显然比我们懂得多得多。为什么父亲爱吃黄桥烧饼, 为什么父亲常常讲述黄桥和黄桥百姓, 为什么父亲常常不愿多谈自己, 就在那一刻,我们全都明白了。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黄桥烧饼的名气越来越大,也越传越远。
中午,谢馆长请我们吃饭,黄桥烧饼也当作一道点心端上了餐桌。吃着香喷喷的烧饼,我们脑海里浮现出父亲身着草绿色军便装、空荡左衣袖的形象,浮现出当年新四军将士在黄桥浴血奋战的冲杀场面,浮现出黄桥人民日夜不停赶做黄黄烧饼、支援部队作战的动人场面。
临别时,母亲还将当年缴获的日军黄呢大衣,捐赠给纪念馆收藏,让它作为新四军在黄桥、在苏北、在华中抗日作战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