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期●读者*作者*编者●

《大江南北》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教材

作者:

  
  扬州市邗江区李典中学金龙章:二十年前,我走上了教育岗位,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不知是哪个部门赠送我校一期《大江南北》,所有教师争相阅读。为了先睹为快,每期《大江南北》一到,我把自己订的《风采》和《大众电影》拿出来,与其他老师交换一个先阅权。我们当地人都称《大江南北》是反映新四军光荣革命历史的优秀期刊,看到了《大江南北》就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
  此后不久,我校为每个班级订了一份《大江南北》,即使这样还满足不了师生的要求,还要继续扩订。《大江南北》已成为我校开展爱国主义和爱家乡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教材。
  学校规定每年的四月和九月为开展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月。每个主题月围绕学习《大江南北》和弘扬民族精神至少举行两次主题班会,出一期黑板报。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之际,学校召开了座谈会,师生通过学习和讨论,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以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八路军、新四军在十四年的敌后抗战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铸就了光荣的传统,这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永远珍惜和发扬。
  《大江南北》曾登载长江游击队和队长朱秀清烈士的战斗事迹。我校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聘请老游击队员和老干部为我校学习《大江南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校外辅导员,介绍长江游击队和朱秀清烈士的英雄事迹,每次报告都能激起强烈的爱国情感。在报告会的基础上,我校利用暑假社会调查的机会,组织《大江南北》学习小组的成员收集新四军和长江游击队的事迹,写成小故事,在校内演讲。到目前为止,学生以长江游击队为素材编写的小故事已有三十余篇。
  长江游击队队长朱秀清烈士墓在我镇境内,是我校德育基地之一。我校每年四月初都组织全校师生徒步前往朱秀清烈士墓,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新团员的入团宣暂仪式一般也在烈士墓前举行。
  2005年,我校还组织七、八年级的学生凭吊了雨花台烈士墓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学生一扫往日的天真活泼,童稚的脸上表现出来的是严肃和愤怒。离开纪念馆,直到上了车,学生还沉浸在那种气氛中。回校后,各班都举行了声讨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演讲活动。学校收到了纪念文章和小论文二百多篇。
  我校还组织《大江南北》学习小组的同学参加了《大江南北》杂志社的“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竞赛”活动,答题的正确率都在95%以上。
  通过多年的对《大江南北》的学习,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大江南北》是最干净的、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学生阅读的期刊,她情节吸引人,故事感动人,精神激励人,是一本对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好教材,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优秀刊物,是青少年立志成才的良师益友。
  我校是学习《大江南北》的直接受益者,《大江南北》改变了我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每年都有师生被评为市级和区级文明标兵,还出现了像袁勇这样的为救落水儿童而光荣献身的少年英雄。通过学用《大江南北》,我校师生树立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工作学习的理想,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浓郁的学风。《大江南北》真正起到了以史育人、以德育人的功能。多年来,我校教师慷慨助学,每人每年助学款都在两百元以上。学校没有出现一个因贫困而失学的学生,保证了巩固率和毕业率都达百分之百。学校连续五年获区中考一等奖,使我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上一篇:漫画引起的联想下一篇:反映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