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期●故事会●

陈毅的风采

作者:丁超

  
  
  
  一点小事为啥子搞得那么紧张
  1948年深秋,淮海战役前夕,部队正在往徐州方向运动。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我们的“飞毛腿”与国民党军队的汽车赛跑,每逢行军,一昼夜要走一两百华里路程。
  一天,战士们在途中休息,有几个走累了的小调皮战士,看到几个骑马的人从面前经过,他们一合计,以“啦啦队”的腔调一问答地喊起话来。
  “同志们,累不累?”一个战士站起来问。
  “不累,骑马呢!"几个人俏皮地帮起腔来。此时他们完全没有发现在他们后面又有一个骑马的。听了他们的话,那个骑马的立即从马背上跳下来,笑容满面地查问行军情况,并要一个走累的战士骑上他的马。战士们看看那人,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他们判断一定是位首长,都不好意思地低着头笑了。那个骑马的走后,我告诉战士说,那是陈老总,几个小调皮只是吐了下舌头。
  一件小事嘛,大家都已淡忘了。可我们的陈老总在一次团以上的干部会上,却提起了这件事,指出我们的干部对战士的思想教育抓得不紧。类似这样的事,是绝对平均主义在作怪。他告诉与会的干部要教育战士懂得,当干部的在行军作战中比战士们更辛苦,干部骑马是工作需要……
  陈老总的一席话,引起了各级干部的注意。于是从团查到营又从营查到连队,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下查,终于找到了那几个调皮的战士,并责成他们写了检查。
  那几个战士写了检查,大家都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可谁也没有想到,在以后的又一次干部会上,陈老总对要战士写检查这件事,很严肃地提出了批评:“一点小事为啥子搞得那么紧张,叫我做司令员的以后就不要跟战士打交道啰!当然,叫人家写检查,比耐心教育省事嘛!战士有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要教育,我可不怪战士,我要找的是你们!”并风趣地说,“我可没有叫他们写检查呀!事情要靠写检查解决问题,那我还要你们干什么嘛……”
  不到一刻钟的渡江动员
  1949 年春天,渡江战役之前,兵团司令员怀着激动的心情告诉我,某部明天进行渡江动员,陈老总要出席大会讲话。他要我们组织几个同志去把记录搞好准备印发给全兵团。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特地找了几个会速记的同志,当夜赶到该部所在地。
  天才蒙蒙亮,某部驻军附近的旷野就沸腾开了。指战员们早已按指定地点进入会场,“扬子江浪潮高,两岸人民在呼号……”歌声嘹亮,此起彼伏。大家心中都清楚,今天有首长来作报告,特意把歌声唱得更嘹亮。
  突然,会场静了下来,两辆美式小吉普驶进会场。车上走下一位身材魁梧的首长,几个警卫人员远远地走在后边。首长穿着一套已洗得有点褪色的黄色军服,眯着一双威严而又慈祥的眼睛。他频频挥动着抓在手上的军帽,以浓重的四川口音跟指战员打招呼:“同志们好!”“陈毅司令员来了!”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战士们个个站起身来,掌声震动了拂晓的村庄。
  在欢呼声中,陈老总走上用门板临时搭起的讲台问道:“同志们鼓掌干啥子嘛?”
  “请司令员作动员报告!”指战员们齐声回答。
  “好啊!”陈老总又问:“要我动员你们干啥子嘛?”
  顿时,会场活跃起来。“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台下指战员振臂高呼。陈老总仰面大笑,“你们都说对了唦,还要再动员吗?”回答陈老总的是一阵持续的掌声。
  “要不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这关系到革命的前途,这一点大家都讨论了,我也不再多说。”陈老总呷了一口茶继续说,“这次我们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去夺取全国的胜利。这个担子落在我们的肩上,是极其光荣的,也是艰巨的。大家有信心没有?”
  “有!”同志们齐声回答。紧接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南京城”的呼声四起。陈老总连声夸好,全场掌声雷动。陈老总扬扬手,待掌声稍息,他风趣地说:“三国时期,曹操几十万人马下江南,历史上大吹特吹。现在我们百万雄师渡长江,更要震惊世界,美名天下扬……”
  在又一阵掌声后,陈老总乐呵呵地戴上军帽说:“看来不用我多动员了,大家的时间宝贵,还有很多事要准备。现在大家跟我呼几个战斗口号吧!”顿时,激动的口号声,像春雷滚动。
  我看看表,陈老总在这个渡江战役动员会上,讲话的时间前后还不到一刻钟,就是这浓缩的一刻钟,在指战员们的胸中燃起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