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以史为鉴 昭示后人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作者:何继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早在今年5月,中共中央就发出通知,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作出了安排部署。7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时,再次强调指出,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今天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力量。
  隆重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唯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完全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几个世纪的中国。
  今天,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作为薪火相传的一代,我们更是怀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向世界、向中国的年轻一代昭示纪念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从而进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这充分阐明了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自卫战争,日本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日本侵华野心蓄谋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制定了以鲸吞中国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10年后又在我国东北土地上发动日俄战争,强迫清政府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进入大陆”的迷梦、畸形膨胀的野心,使得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恩惠最重的国家成为近代以来祸害中国最深的国家之一。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抛出了对华侵略总战略: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趾高气扬的日本,已掩饰不住要彻底奴役中国的野心。
  上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地区,挑起侵华序幕,随后将枪口瞄向内蒙古、华北,步步进逼;1932年,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省。进而,在1937年7月7日,挑起“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试图使中国成为其独占殖民地。
  日本军队对华战争之始,就充分暴露出其侵略者的野蛮、贪婪和无耻。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辜的中国人痛失家园,妻离子散,流离颠沛,死于战火者更不可胜计。以上海为例,1937年“八·一三”战役开始后,日军用于上海战场的飞机达200架,除了对上海的建筑物、桥梁、学校、工厂等进行狂轰滥炸外,针对平民的轰炸,几乎日日不断。日军所到之处,狼烟四起,百姓惨遭蹂躏。据不完全统计,侵华日军“八·一三”时在上海郊县纵火烧毁房屋218532间,仅宝山县被日军枪击、刺杀、火烧、砍头、活埋的就有11233人之多,被日军强奸妇女达1672人。所有这些,只不过是中华民族在那场灾难中的一部分。不久,日军就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在中华大地遭到空前浩劫的时候,中华民族凝结成了一股绳,海内外华人一条心,在民族存亡的最后关头,爆发出了民族的最强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是一场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这是一个民族“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铮铮誓言。一旦中华民族攥紧拳头,就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一个伟大的民族向全世界展示了它无比坚定的意志和信心。
  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艰苦抗战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支持,充分证明了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反对侵略、维护正义的重要力量,现在乃至今后都将会对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
  二、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可歌可泣的全民抗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团结全国人民抗战的核心力量,是领导坑战胜利的中流砥柱。1931年—1937年7月,在深重的民族危机关头,国民党政府始终采取不抵抗政策,不愿意也不能够领导人民抗日力量。中国共产党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上内战,—致对外,共同挽救中牛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在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战线加够下,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广泛参与。不管是共产党人还是国民党人,也不管是持什么政治立场或者宗教信仰,地无分东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幼,大家齐集在爱国抗日的大旗下,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是抗战时期后方人民的一个响亮口号。各地民众自发组织义勇军等武装队伍,投入对敌斗争;青年学生们请愿示威,投笔从戎;社会上层人士呼吁团结对敌;新闻和文化界人士为抗日奔走呼号;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与祖国大陆息息相通,患难与共。无数中华好儿女,毁家纾难,不惜一死,挺身杀贼。
  1937年8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黄土岭一战,让日军哀叹“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雁翎队、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如同一把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发展到120多万,民兵发展到260多万,抗击日军高达69%,抗击伪军高达95%,对作战12.5万多次,最激烈的1942年至1943年,平均每天作战33次,歼灭日伪军171万多人。1938年10月以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纵队等是全民族抗战的决定力量,最终从中国大陆上击溃日军、消灭日本法西斯。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壮丽史篇。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走向胜利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三、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卓越贡献
  以往提到抗战胜利,不少人只注意到美苏对日宣战特别是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而促使日本最终宣布投降。诚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战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但必须更清醒地看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作出了重大牺牲。
  历史清楚地昭示后人:中国抗日战争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中国抗日战场是最早开辟的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从“七七”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独自奋战了四年时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主要的陆军军力,使它陷于泥淖不可自拔。据统计,中国战场牵制的日本陆军部队在1939年占其总兵力的83% , 1940年为78% ,1941年为70%。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日,有力地配合了苏联军队的对德作战和美英在太平洋的对日作战,德日法西斯力量始终被分割,形不成合力,为盟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使盟军可以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对于中国的抗战,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段话曾被广泛引用。罗斯福指出:“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会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与德国配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对于中国坚持抗战的重大作用,国际社会也愈来愈有清晰的认识,给予了高度评价。今年5月7日,英国一家主流媒体《卫报》发表题为《我们不应忘记战争如何胜利》的署名评论,强调了原苏联和中国作出的牺牲使二战胜利成为可能。评论指出,为二战胜利作出贡献但被西方忽略的不仅是原苏联,如果不是中国付出2000万人的代价,在亚洲战场拖住了日本军队,日本军队便会从中国进攻原苏联后方,或者进一步进入太平洋地区,在没有亚洲盟国顽强抵抗的情况下,西方盟军损伤将更为惨重。日本曾狂妄地提出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粉碎了日本的梦想,假如中国坚持不住,日本一旦将在中国的军力和资源投放到欧洲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就要重写了。毋庸置疑,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精神的觉醒和凝聚,不仅是抗战的胜利之源,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值此隆重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在重温历史、不忘国耻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抗战胜利重大意义的宣传,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抗战胜利、抗战精神来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
  (本文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秘书长、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