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期●海外见闻●

永恒的历史见证

——参观珍珠满港事件纪念馆随感

作者:陈干群

  
  
  
  
  2004年12月,我赴美国探亲的第一站是夏威夷。这里属热带气候,因受海风调剂,四季如春,是世界著名的旅游休闲胜地。
  夏威夷地处太平洋中心,是航海、航空和海底电缆的必经要道,也是美国海、陆、空军及海军陆战队的重要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檀香山市中心西行10公里,便是久闻其名的珍珠港。我在临海的一家宾馆下榻后,首先想到的是要亲眼看看发生在53年前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的故地,并重温一下这段历史。
  1939年9月,欧洲战争爆发。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此时日本加入以纳粹德国为首的轴心国,美日开始对立。日本为了征服西太平洋,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由其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精心策划了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日军共出动了33艘战舰和部分小型潜艇,从早上7时55分第一批突袭开始至10时第二批袭击结束,共毁伤(摧毁居多)美军各类战舰21艘、飞机323架,死伤(丧生居多)美军海军和陆军官兵3500余人,还毁坏了岛上的军用机场和其他一些军事设施。日军奇袭成功,当天就取得了制海权。从此太平洋战争爆发。
  1962年后,美国政府拨款和社会捐款,在珍珠港事件原址上修建了颇具规模的,由纪念堂、展览馆和游客中心为主体的珍珠港纪念馆,纪念馆内有大量历史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建在珍珠港湾内横跨葬身水底的“亚利山那号”战列舰舰体上的纪念堂。该纪念堂全长184英尺,其外形中部凹下而向两端挺拔延伸,堂内大理石墙上刻满了该舰1177名殉难官兵的姓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抗战的历史和战后六十年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居安思危,实可警醒世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天下并不太平,国际形势一直动荡不安,军事冲突和局部战争从未停止。尤其日右翼政客们,篡改历史真相,热衷为军国主义招魂,给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造成了严重威胁。
  今天,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切不可忘记当年的国耻,切不可忘记为反对侵略而付出的惨重代价,切不可丝毫放松对霸权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警觉,务必更加团结起来,同心协力,奋发图强,建设我们强大的祖国。
  陈毅同志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21周年时赠日本友人的一首诗中写道:“太平洋,水粼粼。富士山,雪莹莹。好风光,好人民。反侵略,要和平。一衣带水作善邻,千载相交留友情……反对中日兄弟相互残杀,更坚决反对屈从霸权主义的奴才们!”这充分表达了热爱和平屹立于东方的中国人民的心声。
  (文作者系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常务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