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期●信息 简讯●

交大附中喜迎五十年校庆

作者:陈德良

今年10月,上海交大附中迎来了建校50周年。1954年,在上海市东北角的赤峰路及中山北一路上,上海市教育局创建了上海市第一、第二工农速成中学,这也是上海交大附中的前身。当时的学生主要来自工矿企业中的优秀骨干、劳动模范、复员转业军人、战斗英雄等,他们中绝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但却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其中90%以上是共产党员。当时,这批就读的学生要用4年的时间,念完初中高中6年的课程,然后送入高校继续培养,以实现“改变大学生的工农学生成分的比例,并为大学输送政治骨干,培养工农知识分子的技术干部”的目标。
  这一批速中学生毕业后,学校被上海交通大学接收,在延长路办起了交通大学预科,初中毕业生考入预科后经过两年的学习,直接升入交通大学。在那几年里,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进入了全国重点大学。1964年,学校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这个校名一直沿用到今天。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学校连续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德育先进学校,上海市花园单位。每年有200多人次在全国、上海市各学科竞赛中获奖。“名牌、名师、名人、名校”深得社会的公认。进入新世纪,学校按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规划开展各项工作,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手段,有效地促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的高三毕业生高考升学率达100% ,其中三分之一毕业生进入上海交大。
   “此地真高境,桃李满天下。”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院长、曾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同志给交大附中的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