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高邮市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从1992年建立以来,重视调查研究与献计献策,较好地发挥了参助手作用,先后儿次受到省、市老促会与党政领导的表彰。
高邮是苏中革命老区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胜利作出过重大的奉献和牺牲。1945年12月在粟裕、张鼎丞、陶勇将军指挥下,发起了高邮战役,激战七昼夜,击毙日军10O多人、俘891人;击毙伪军200人、俘3493人,是全国歼灭日伪军最多的两县之一。高邮先后输送了6200多名英雄儿女参加新四军、八路军,仅三年解放战争就牺胜了乡以上干部500多人,其中区以上干部50多人。为此,高邮市老区促进会会同市委宣传部、党史办,运用多渠道、多形式,大力弘扬和宣传革命老区的光荣历史,焕发了老区人民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2003年9月12日菱塘回族乡召开《大江南北》学用交流会,三里村党支书胡春俊深有体会地说:“解放50多年了,三里村378个农户中贫困户还占12%,我们不帮扶,就愧对革命先烈。”
市老促会多数同志是从党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对党政工作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他们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个主题进行调研和考察论证,先后写出较有分量的调研报告30多份,向党委、政府进言献策,发挥了很好的推动促进作用。市老促会与扶贫办赴马棚镇调查研究,具体分析了贫困户历史成因与现实状况,提出“结对帮村扶户”的建议报告,市委及时批转这个报告,并定期检查落实和总结表彰。近5年来,包括市四套班子成员和部门干部在内结对帮扶的182个经济薄弱村,脱贫的占76.2%;帮扶贫困户8568 户,脱贫的占72.27% 。
多年来,市老促会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推进帮村扶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他们认为,只有面向实际,多办实事,做出样子才有说服力,才能起到推动促进作用。经他们重点帮扶,马棚、司徒、周巷、周山、营南、川青这6个经济薄弱的乡镇改变了面貌,综合经济总量增长5.4倍,农民纯收入增长4.7倍,其中的5个乡镇步入初步小康行列。之后,市老促会又随着形势的变化,重新确定5个联系乡镇,以点促片。帮扶两年来,市老促会会同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同志,从各村实际出发理思路、排亮点、着力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人才组合,使经济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到2003年底,老促会重点联系的这5个村社会经济总量增长73.4%,人均纯收入增长19.7% ,两年内招商引资2635万元,兴办民营企业30家,工业产值增长253%。
五村先行,面上带动。全市21个农村乡镇帮村扶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已成为社会化行动,一些民营企业家纷纷捐资参与扶贫办交通,2004年上半年,仅卸甲、汉留、甘垛、临泽四乡镇扶贫协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用于公路建设的社会捐资就达253万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和新的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