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60周年。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不顾全国人民强烈反对,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位于全国解放区南线的中原解放区和苏中解放区是国民党军队首先进攻的目标。当年6月,我中原部队胜利突围。我华中野战军在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从7月13日至8月31日,以3万兵力迎战国民党 12万军队,七战七胜,歼敌 5.3 万余人,创造了我军以少胜多,以弱战强的奇迹。苏中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初期的战略试战,它的胜利严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初步探索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规律,在中国解放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伟大的意义。
为隆重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60 周年,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大江南北杂志社于6 月27日在沪召开座谈会。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北京、上海、广州、南昌等地新四军老战士、党史军史研究人员、教师、学生代表和各界人士 300 多人出席了会议。
会前,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夏征农同志会见了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大江南北杂志社部分领导人,对纪念苏中七战七捷和研究会、杂志社的工作发表了指导性的意见(全文另发)。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大江南北》杂志社社长陈扬在主持座谈会时首先转述了夏老的意见。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阮武昌同志作了题为《传承苏中战役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夺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胜利》的发言。江苏省老区开发促进会执行理事长蔡秋明同志作了题为《弘扬“七战七捷”精神,加快江苏老区新农村建设》的发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匡宇同志在听取了几位老同志的发言后热情洋溢地发表了《弘扬光荣革命传统,推进上海文明建设》的讲话(以上发言全文另发)。
新四军老战士、北京市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鲁冰同志在发言中列举抗战胜利后我党为争取国内和平采取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指出全面内战完全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强加于中国人民的,苏中“七战七捷”为全国解放战争开了胜利之先河。
新四军老战士、江苏扬州市老领导薛先洛同志,当年在苏中靖江县工作,他回忆了靖江地方武装民兵和广大群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全力支援华野主力作战,华野主力转移后又坚持敌后斗争的动人事迹。他说苏中七战七捷是人民战争的胜利。现在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要以史为鉴,万万不可脱离群众。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社会作不懈的努力。
新四军老战士范征夫同志说,当年他在苏中东台县华中利丰盐业公司工作。苏中战役爆发后,公司转变业务方针,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帮助部队到上海去搞枪,尤其要搞盘尼西林。我们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努力满足前线的需要。当时的卫生部长握住我的手说,“非常感谢你们,你们做了大好事,你们每买一支盘尼西林,就可以救活一个战士的生命。”
新四军老战士蓝瑛同志说,抗日战争胜利后爆发的解放战争,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新阶段,它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的新纪元。去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全国搞得有声有色,大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现在,我们对包括苏中战役在内的整个解放战争历史,也要加强研究和宣传。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萧卡同志在发言中指出,我们宣传命历史和革命传统,要结合现实中的热点、重点,力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粟裕同志在苏中“七战七捷”中充分显示出他非凡的、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从全局考虑问题、从实际出发敢于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令人敬佩永远值得怀念和学习。
新四军老战士周长根同志以“纪念苏中战役胜利 60 周年,深切缅怀敬爱的粟裕司令员”为题,作了书面发言。文章认为粟裕同志勇敢、灵活、机智、巧妙的谋略与指挥艺术,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出席座谈会的老同志和各地代表还有:瞿道文、杨谷方、逄树春、荆位祜、陆道南、唐文洲、严根泉、黄荣波、缪祖辛、莫仲钧、周广杰、陆雅娟、赵群、胡玉成、张奎南、吴贻文、周文晓、马瑞琴、郭承仪、顾荣华、奚国良、黄元裕、查震、张祥林、周尚达、张正联、翁培康、张经义、陈秀萍、汤建华、范成昌、张伟生、高岩、王厚宏、罗志平、栾曙光、周亚明、申宝俊、乐大富、王殿传、史昌源、单德馨、李阳、王玉家、祝以信、郭长生、周加骅、何兆坤、沈树根、裘友根、王心诚、郑普顺、王坤金、常其辉、高家训、赵荫华、洪泽、朱国藩、易林棠、朱亚明、张锦新、唐培吉、朱鸿标、吕德鸣、施渊脉、张宏献、唐功儒、周挺南、郑秀章、许一春、向明生、杨桦、刘谦桢、蒋菊英、蒋冰海、沈智、耿实、朱宗尧、陈达生、朱倍俪、陈标、金志勤、陈辉、姜玉琛、宋勇、黄杏珍、蔡荣根、张盛祥、张震一、王曙、周到、王炳文、沈汉章、曹敬录、杨月锦、朱习理、郁伯良、王克恩、顾桂龙、蒋莉萍、燕绍俊、孟永濯、周云甫等。(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