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县青少年德育调研记
如何抓好经济转型时期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课题。欣闻绍兴县教育界倡导的“育人先育德”,颇有创意,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大江南北》杂志社一行,在金桂飘香的日子里来到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绍兴县,就青少年德育教育进行了学习、调研。
鲁迅中学:立德树人抱诚守真
秋阳下的鲁迅中学,绿荫环抱,桂香徐来,幽美而恬静。矗立在绿茵与鲜花丛中的鲁迅石雕像后,镶嵌在朝花楼上的“求实树人”四个金色大字,凸显出这所以当年中国左翼文化战线上的主将鲁迅先生而命名的浙江省重点高级中学的办学宗旨。
许吉安校长指着越吟楼、朝花楼侧壁上“脚踏实地做人”、“放眼世界读书”的红色魏碑大字介绍说,我们的办学宗旨就是教育学生先学会如何正确做人,然后才实实在在胸怀大志地为国家读好书。这对于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的青年一代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入学伊始,学校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学习鲁迅先生鲜明的爱憎观,感悟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体验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以鲁迅的树人思想,培育出具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的一代学子。这此年来,学校从实际出发邀请省内外的专家、学者、新四军老战士为学生们开设专题讲座;每年都组织学生在清明时节去烈士陵园祭扫先烈;去名人展馆凭吊绍兴先贤。为了使素质教育长期、不间断地开展下去,学校还鼓励学生们开展对新四军历史的研究,组成了由校党委、团委等为领导、学生自愿参加的“新四军革命史迹研究会”,赴四明山、长兴等新四军老根据地瞻仰革命旧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归来后,学生们在自己办的社刊《百草园》上写观后感,写学习心得,从思想上将革命传统教育再度升华。此外,学校76个班级都订了《大江南北》杂志,供同学们阅读学习。学校还抓住下午课前十分钟,安排每周一讲、一读、一歌等活动,使学生既在素质教育上得到了强化,也为下午的上课焕发了精神,育德育智相得益彰。
参观中,我们来到了一座刻有“抱诚守真”的石雕前。许校长指着石上的红字说,之所以取鲁迅先生的文章《摩罗诗力说》中的这句名言为勒石铭,目的也是让我们的学生天天都能看见它,思索它。这对学生德育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能受用一辈子的。
柯桥中学:以“三色教育”打造德育“防火墙”
走进校门,绿茵与花卉烘托中的象征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不锈钢雕塑,彰显了柯桥中学的办学品涵。
柯桥中学创办于1951年。接待我们的县教育局副局长兼柯桥中学校长的沈久尔谈起该校的建校史,感慨地说,手握接力棒,责任大过天。他指着身后的那座弧形综合教学楼前的廊道护栏上“勤学守纪树理想,从严务实讲奉献”一行红字说,柯桥中学以省委领导提出的“要尊重未成年人,从他们生理、心理的认知接受能力和实际出发,分层施教、分类施教,讲究实效”的办学宗旨,开展“红色激励教育、蓝色警示教育、绿色成长教育”为核心的“三色道德教育”,构筑一道牢固的德育“防火墙”。
为确保“三色教育”的实施,校党委、政教处、团委合力组成领导班子,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契机,充分利用《大江南北》杂志史料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和励志活动。难能可贵的是,该校30多名学生在5位教师的指导下,组成“新四军在绍兴”的课题组,对抗战期间新四军在绍兴的活动全面、深人地进行了一次调查,包括新四军在绍兴的番号、每次抗日战斗、反顽战斗的过程、战绩,绍兴新四军将士名单(部分)及简介,以及抗战胜利后绍兴新四军北撤经过等等,写得相当全面、准确,很有史料价值和教育价值。绍兴不仅拥有丰富的抗战历史资源,也有争取民主的光辉历程。学校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参观绍兴的“辛亥三杰”、“大通学堂"等,以先贤名人的感天动地的事迹,勉励自己;去柯桥凭吊“姚子长纪念碑”、“革命烈士陵园”,感悟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壮丽人生。回校后,学校还组织同学写观感,谈体会,让“红色经典”牢牢在心中扎根。以此逐步形成了“红色激励教育”的创新模式。
网络时代的思想引领:柯北一小的“红色网上游”
2005年7月8日,是绍兴县柯北第一小学的少先队员们难忘的日子。那天,他们收到了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一封回信。习伯伯在信中说:“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你们通过多种形式,重温历史这些活动开展得很好,非常有意义。希望你们牢记昨天,珍惜今天,把握明天,继承先烈遗志,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这封回信,给柯北小学师生以很大的鼓舞,也给他们开拓了一条德育教育的新路。他们通过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每天中午定时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爱国主义影片共30多部,还及时组织学生谈观后感,写影评。德育不是无情物,在老师的辅导下,这些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爱国主义影片震动了学生的心灵,激起了他们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愤慨,同时也使他们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起“为了祖国的未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热情。
在这个基础上,全校发起“红色网上游”活动,建立起12个研究小组,自定课题,分头研究12个抗日根据地的革命史,如“我的根据地”、“我的陕甘宁”、“我的左右江”等。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利用电脑课和中午课间休息时间,上网查资料,找图片,下载建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组与组还开展竞赛。从那时起,同学们借助网络跨越时空寻访当年抗日战场,收集根据地军民英勇杀敌的故事,调查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写出了《太行山风雨精神》《抗日精神小课题研究》《抗日小英雄》《狼牙山五壮士》等研究报告。通过红色网上游,小学生纯朴美好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当他们了解到有些欠发达革命老区的小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物的情况后,纷纷用平时积攒下的零用钱自发捐款5206.6元,购买了1236本《大江南北》等杂志、图书,分别寄给河北、安徽、山西、广西等大山深处的12个革命老区结对的少年朋友们。河北省委书记、保定市委书记、陕西关工委、延安市委书记、安塞县委书记、安徽省金寨县委书记、辽宁省抚顺市委书记纷纷来电来信,盛赞柯桥一小的小学生爱国热情和对老区的爱心。
柯北第一小学的“红色网上游”,不但让本校的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在全国的小学生中产生很大的影响。“红色网上游”被全国少工委评为优秀组织奖。
绍兴职教中心:就业是硬道理树人更是硬中之硬
“职高职高,就业为高”,人们对以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为己任的职业学校的心理定势,就是看毕业生走出校门后的就业率。
绍兴县职教中心副校长陈伟堂坦诚地说:对于这种说法是无需怀疑的。学生之所以来上职校,图的就是能有个“饭碗”。当然,饭碗越牢靠,收人越高,就越好。然而,作为职校的决策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严峻的现实:进入职高的,学科成绩大多平平。况且,占学生人数五分之四的是外来民工的子女,管理难度很高。如果不把德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上来抓,那么学生不论是在校期间,还是学成之后走上社会,也极容易误人歧途。这样的教训在绍兴县已不鲜见。
怎样将职校生培育成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有正当的谋生技能的合格的劳动者?这对于在校学生5000多人,设立了30多个技术专业的浙江省最大的职业学校来说,是非常棘手的一大课题。
怎么办?经过集体研究,他们采取了七大措施,找到了“怎样管好职高生”的金钥匙。七大措施是:请来40名武警教官给入学新生进行为期8天的军训;参观县看守所,听少年犯现身说法,请所长作犯罪寻源报告;进行校纪校规教育;结对子,进行行为示范学习;不忘历史,订阅《大江南北》杂志;运用网络、广播、黑板报宣传素质教育;建立课余党校、团校。
齐头并进的七条举措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纷纷表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精一门技艺,回报社会,回报父母。
让陈伟堂自豪的是,从绍兴县职教中心走出去的学生,非但就业率极高,他们中的不少人还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有的还当上了经理、厂长、老板,就连县团委书记都是出自县职教中心。说起这些骄人的业绩时,陈伟堂真是如数家珍。
老战士寄言:从德育入手,防微杜渐,树一代新人
绍兴县是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英才辈出的一方热土,当年抗击日寇更是壮怀激烈。绍兴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充分运用100多名会员与50多名抗日老战士的资源,走进校园参加“讲革命斗争史,树一代新人”活动。
在调研活动中,绍兴县实验中学华甫中学、越崎中学等分别就如何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情况作了介绍。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王维说,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后绍兴县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很高兴。可是,人民群众的日子好了,却对我们有些干部意见很大,有的还会骂我们,为什么?那是因为有不少干部在素质上有缺失,有的甚至在金钱与女色面前吃了败仗。这几天,我在绍兴的调研中看到了全县都在抓学生的素质教育,感到欣慰。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阮武昌说,柯北一小引导小学生进行“红色网上游”的活动很有意义。青少年迷恋上网浏览、QQ游戏等,已是不争之事实,如果说我们不去引导他们红色网上游,他们就有可能去进行其他色彩的网上游。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大江南北杂志社社长陈扬说,怎样抓好经济转型时期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建设社会主义要运用市场经济,但不能忽视它的负面作用。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打败共产党人,但腐败却可以。所以,我赞同绍兴县教育界与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关工委和教育界的同志们从源头抓起,从素质教育入手,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防微杜渐,树一代新人。我们《大江南北》的读者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我们愿意与大家一起努力,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上竭尽绵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