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期●青春脚步●

“一·二八”炮声中的上海学生

作者:林信泰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准备成立伪满洲国。为了转移中国人民和国际上的视线。他们又想尽一切办法在上海制造事端。1932年1月20日,他们派出暴徒纵火烧毁在马玉山路(现双阳路)的三友实业社,捣毁北四川路中国商店,并残杀中国巡捕,砸坏电车和公共汽车。日本总领事向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提出“取缔民众抗日运动”等无理要求和最后通牒。1932年1月28日,驻上海虹口租界的日军和停泊黄浦江的日舰开始向中国守军和无辜居民开枪、炮击,我守军十九路军当即回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上海“一·二八”事变。

北上决死团返沪

“一·二八”事变的突然发生,是许多善良的上海学生未曾估料到的。这时有很多大中学生还在外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当他们耳闻日军的铁蹄已踏上上海的街巷,硝烟战火弥漫着上海的上空时,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战斗岗位在上海。“回去!回去!用我们的血淹死凶恶的豺狼。”

远在北方的上海青年北上决死团迅速折回上海,投入战斗。

上海青年自愿决死团,是1932年1月7日成立的。决死团北上路线原来计划是先赴南京,拜谒中山陵,停留一二天后,转陇海线到郑州,再转平汉线至北平,去见张学良,请求张学良出兵共赴东北抗日,收复东北失地。

1月14日,决死团50多人,携带被服在闸北青云路中国女子体育学校隔壁办事处集合,冯玉祥将军为北上决死团亲笔题词:“实为无上高贵之团体”。何香凝及其他文化界团体和个人也为决死团的远征题词,进行勉励。当天晚上11时45分决死团在北火车站上车,上海市抗日会、安徽中学抗日会、中国女子体育学校抗日会等民众团体前往送行。

1月15日清晨,列车到达南京。团员们集队前往国民党军政部提出质问和要求,并限定晚上9时之前答复——

为何不发兵抵抗?遣散不抗日的军队。

给决死团发军饷和枪支。

派得力军官训练决死团团员。

国民党政府对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不但不给予支持和鼓励,反而使用暴力,将决死团队员全部扣留,连在南京为决死团送行的吴迈律师也遭到殴打和逮捕。

国民党政府不许他的军队抗日,也不许群众抗日,这是什么政府?此事发生后,上海律师协会和其他民众团体纷纷打电报到南京,对国民党当局迫害青年学生的罪恶行径提出抗议,并要求立即释放吴迈律师和决死团队员。

南京许多抗日团体也冲破国民党的阻力到鼓楼医院慰问被殴打致重伤的队员。国民党政府慑于群众的压力,不得不在1月19日将吴迈律师和决死团队员们释放。

经这场斗争。北上决死团的队员们意志更加坚定,为着民族的生存,他们准备做一个英

勇的牺牲者。他们继续北上。这时“一·二八”事件发生,他们遂改变计划,日夜兼程返回上海,投入保卫上海的战斗。

赴市府责问

1月28日,上海市政府根据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意旨,准备完全接受日本总领事的各项无理要求。学生闻讯,无比气愤。当天下午一时,上海大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准备借天后宫桥树基小学召开紧急代表大会,讨论时局日趋严重的行动问题。市长吴铁城对学生的聚会十分恐慌,立即命令该小学关闭铁门,不许学生入内开会。学生代表遂决定乘汽车到市府府提出“为何接受日方无理要求”的责问。当代表们来到市府门前,只见市府铁门紧闭,大批军警荷枪实弹,如临大敌。于是学生代表要武装警卫传递申请书,要求与吴市长见面。可是市府迟迟不作答复。学生们等急了,不知哪个学生高喊一声“上”,许多人跟着攀上铁门,越入院内。他们齐集于市府大礼堂,立即召开临时紧急代表大会,讨论对付办法。

正当开会之际,有一武装军警前来阻止说:“现在市府负责人不在,你们不得在此集会,必须迅速离开!”代表们不予理睬。紧接着大批武装军警和便衣警察包围了会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流血,代表们被迫退出市府,到市府门前的空地上继续开会,会议作出三项决定:

(一)分头向各校同学报告市府迫害学生爱国运动的经过情况;

(二)定于1月29日上午10时,各校同学齐集市府门前召开全市学生大会,讨论一切对付办法;

(三)派大夏、交大、东亚、中公四校代表负责联络中学及各社团采取一致行动。当天下午,上海中学联的代表,也结队到市府门前进行责问,并提出五条请愿要求:(1)反对市府接受日本领事的无理要求;(2)释放因抗日而被捕的群众;(3)保障抗日团体永远公开存在;(4)反对工部局解散抗日团体;(5)反对工部局封闭中国言论。

上海学生在抗日浪潮中逐步组织起来并投入到实际行动中。

十九路军将士

奋起抵抗

十九路军是“九·一八”事变后调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爆发,驻防上海的十九路军蒋光鼎、蔡廷错两将军和十九路军的全体士兵,不满蒋介石的媚外政策,违抗蒋介石命令,奋起抵抗。他们发出激昂悲愤的通电:“暴日占我东三省,版图变色,国族垂亡,最近更在上海杀人放火,浪人四出,极世界卑劣凶暴之举动,无所不至。而炮舰纷来,陆战队全数登岸,竟于俭(二十八日)夜十二时在上海闸北公然侵我防线,向我挑衅。光鼐等分属军人,惟知正当防卫,捍患守土,是其天职,尺土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种而抵抗,虽牺牲至一人一弹,决不退缩,以丧失中华民国军人之人格。此心此志,质天日而昭世界,炎黄祖宗在天之灵,实式凭之。”

日本帝国主义依仗部队数量多(陆续增兵至10万人),武器精良(军舰60余艘、飞机百余架),扬言在四小时内结束淞沪战役。没有料到在全上海人民的积极支持下,十九路军将士奋起抵抗,使日军一筹莫展。十九路军的英勇作战,得到了全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称赞。许多将士的壮烈事迹广为流传。

上海学生全力支援十九路军

十九路军大挫日军的消息,使全市民众莫不鼓舞,上海学生更是热血沸腾。有一个学生到报馆门前写下:“愿全国军民一致奋起,与十九路军共存在”的血书。

震旦大学医科学生,奔赴前线,参加救护工作,尽管敌机在头上轰

炸、扫射,他们毫不畏缩。女青年会的青年也积极投入到救护伤员的工作中,女工夜校的学生不顾疲劳,为前线赶制军服。上海大中学校学生掀起了参加义勇军的热潮,仅两三天的时间,志愿报名参加的人数便达几千人之多。这些义勇军队员,根据前线需要,成立先锋队、消防队、运送队、工程队、交通队、情报队、宣传队。复旦大学的义勇军配合十九路军在天通庵的一次战斗中,共有20多人伤亡,表现了上海学生“决不允许东南尺寸土地拱手让人”的大无畏精神。

上海各中等学校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在3月1日推派代表把他们募集到的大批衣服、鞋袜、药品、饼干、烟酒、罐头等物品送到各个伤兵医院,慰劳受伤将士,受到热烈欢迎。许多伤员还要求学生为他们写家信,向家人控诉日军的暴行,宣誓同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

十九路军在上海人民的全力支持下,苦战一个多月,重创日本侵略军。但是蒋介石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极力破坏淞沪抗战,镇压上海人民和上海学生的抗日运动,使十九路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不得不退出防线。在英、法等国的“斡旋”下,国民党政府代表与日本公使签订了卖国投降的《淞沪停战协定》。这是蒋介石怯于对外,勇于对内,出卖民族利益,与人民为敌的一次大暴露。上海学生从“一·二八”事变中惊醒了!上海学生的爱国抗日热情,也在炮声中积聚、升腾!

①《国闻周报》第九卷第七期,1932年2月22日。(编辑孙素成)

书讯

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于2003年12月5日在南昌举办了全国新四军老战士书画作品大展。现在已将书画展的作品汇编成册出版。欲购此书者,请与南昌市友竹路7号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李秋华联系。

电话0791 - 6255204传真0791 -6214160邮编330003

((账号1502206509026412384开户银行:南昌市工行省府院分处)

(一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