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国内某些人公然鼓吹所谓“对日关系新思维”,认为我们不必在中日关系上老纠缠历史问题不放,应该更理性更宽容一些;认为日本在侵华历史问题上,已经认错了多次,中国没有必要再同它计较了。
这种“对日关系新思维”的论调,显然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直到今天为止,日本对那段侵略战争的历史从未认过错,更从未说过“谢罪”两字,最到位的语言只是表示“深刻反省”。日语中的“反省”,是指对过去事情的对、错作些思考,并无道歉的意思。再说,反省一词,既含歧义,而且反省得是否深刻,也没有个标准。“新思维”鼓吹者把日本人说的“反省”看作是认错认罪,撇开其他原因不说,至少是对日本人修辞注重含蓄隐晦的特性不了解。须知,日本政客在词汇上耍花招,既是他们的一贯伎俩(例如把“侵略中国”说成“进入中国”,把“南京大屠杀”说成“南京事件”等等),也说明他们实际上并无真正道歉的诚意。如果说得轻一点,“新思维”鼓吹者是被这种文字游戏所耍弄,却自作多情地为日本政客帮腔。
在中日历史问题上,日本政府非但不认错,而且还在不少重大问题上用各种手法赖账翻案。翻案有两种:一种是公开而赤裸裸的,一种是隐晦曲折扭扭捏捏的。修改教科书,便是公开翻案。2004年8月出台的《新历史教科书》,对侵略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战争,竟说成是“针对西方列强,唤起亚洲独立”的“圣战”。阿弥陀佛,简直是“侵略有理”“侵略有功”哩!《新历史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虽因罪证确凿,不敢明目张胆翻案,但也是故意含糊其词,说什么“资料上有许多疑点,有各种各样的见解,现在还在持续争论”云云,显然是在为推翻南京大屠杀的铁案制造舆论。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名义上是祭奠阵亡将士,实质上是膜拜战犯,美化侵略,也属翻案———转了个弯的翻案。日本政要向供奉在靖国神社里的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膜诚礼拜,理所当然要受到亚洲各受害国人民的反对,但现在似乎有这样的趋势,亚洲人民越是反对,日本政要参拜活动也就越加频繁,参拜人数也越来越多,今年步小泉首相的后尘,就有百余议员进入了神社,颇有向受害国人民示威的架势。
日本政府不肯认错认罪反而翻案,与二战中另一个侵略国家——德国敢于清算本国的罪责,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德国战败后不仅坚决打击纳粹的残余势力,而且国家和政府领导人多次公开认错谢罪,前总理勃兰特还在波兰受害犹太人墓前下跪,并在慕尼黑市建造了悼念受害人的纪念馆和纪念碑……同样负有战争责任的两个国家,认罪态度谁好谁差,世人按照两国的不同表现,早已作出了判断。
中国研究南京大屠杀问题的专家章开沅教授说得好:“人们都说,对于战争责任的反省,日本不如德国。我不愿说日本人不如德国人,而宁可说日本政府不如德国政府。但不愿承担战争责任的政府毕竟会使自己的民族蒙受羞辱。”“只要这样的政府存在,尽管日本多么富有,多么强盛,多么勤奋,多么能干,他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也难以受到应有的尊敬,更难以赢得真正的友情。”(引自《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一书)
章开沅教授的话,值得日本政府听一听。听这种虽然难听但是讲得在理的话,要比听“新思维”鼓吹者的胡话肯定有益得多。
(本栏编辑 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