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期●青少年绿洲●

围歼日本兵

作者:吴贻文

原中国人民银行昆山支行行长金易同志是一位新四军老战士。他13岁那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日本鬼子占领了他的故乡江苏省吴县黄埭镇。他目睹日寇抢劫商店,杀戮百姓,强奸妇女等滔天罪行,不由得义愤填膺,立下了抗日杀敌之志。日寇在他的家乡烧杀抢掠,他和母亲再也无法在家乡待下去了,只得逃到上海姨父处避难。姨父将他介绍进大西路上的“连生缫丝厂”当学徒工,以后又到“远东舞厅”当“小郎”,侍候舞客,混口饭吃。
  1941 年12月,17岁的金易在舞厅里结识了地下党的同志。他们经常借跳舞掩护做党的地下工作,动员青年到苏北根据地参加新四军打鬼子。当时有80多个青年愿意去苏北。决心参加新四军的金易,瞒着母亲于1941年12月25日乘长江轮船到苏北张王港登岸,躲过日伪军的检查到达根据地。
  他先在“江南办事处”,后被编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纵队八连。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金易穿上新四军的灰色军装并领到一支步枪。他随部队在如东、高邮、宝应、兴化一带打游击和发动群众。一天三顿吃的是山芋、玉米、高粱。晚上睡的是高粱杆地铺。生活非常艰苦。
  1945年4月,新四军获悉有一批日伪军将南下调防。八连接受了任务,选择在通扬运河三垛镇附近的公路上伏击。那天日伪军近两千人,水陆并进,进入我军伏击圈。日军船队“突突”地驶过来了,领头的汽艇上站着一个荷枪实弹的鬼子兵,不时拿起望远镜左右张望着。金易激动万分,心里默默想:我今天终于能和日本鬼子干一场了。只听连长命令特等射手:“打掉汽艇上的鬼子哨兵!”接着一声令下:“打!”我们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手榴弹雨点般地泼向鬼子汽艇。只听“轰”的一声,汽艇机舱被炸起火,船队在原地打转。鬼子指挥官抽出指挥刀,叽哩呱啦地大喊大叫,一些鬼子在船上拼命抵抗,机枪和步枪向新四军猛射。可地势对我有利,我们居高临下,鬼子在船上被打得抬不头来。过了一会儿,十几个鬼子跳下船泅水上岸,冲上公路,架起机枪扫射。我们也集中机枪、步枪一阵猛打,四五个鬼子应声毙命。剩下的鬼子占领了一座独立的农舍,杀死老百姓,推掉土坯做枪眼。排长见状立即带了20多名战友,冒着敌人密集的子弹冲向农舍。连长大声高喊:“注意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同志们一心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猛冲上去。鬼子兵疯狂地向我扫射,在四五十米开阔地上十多个间志倒下了,排长也牺牲了。金易和几位战友冲到农舍土墙角,发现一个猫洞,便把几个手榴弹塞进去,只听屋里一片爆炸声、嚎哭声。经过一阵激烈的战斗,同志们把屋里的鬼子全部消灭了。
  这一仗,我军全歼日伪军。八连共消灭鬼子30多名,俘虏两名,缴获机枪2挺、三八式步枪30多支,并将缴获鬼子船队的大批军用物资和粮食运回了根据地。胜利喜讯一传开,军民们欢欣鼓舞,金易所在的八连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当年与金易一起从上海同去苏北参加新四军的80多位青年学生,经过历次战斗,大多壮烈牺牲了,至新中国成立时幸存的仅三人。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