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期●随感录●

漫话政绩观

作者:彭忠富


  民国年间成书的四川《绵竹县志》有段记载,译成白话文大意是:东汉章帝章和年间,阎宪在绵竹做县令,以礼仪谦让等美德来教化百姓。县民杜成走夜路,在路上拾得一个包袱,里面有二十匹锦,他找到包袱的主人并还给失主。有人说,夜晚无人看见,何不据为己有?杜回答:县令公正严明,哪里敢违背他的教化呢?阎宪后来升迁为蜀郡太守,成百上千的百姓流着泪送他。
  “锦”就是蜀锦,绵竹距成都不远,同为蜀锦产地。按东汉年间的生产效率,一台织锦机两个月才能织完一匹蜀锦,可见蜀锦的珍贵。二十匹蜀锦,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不亚于一笔巨额财富。可是杜成却能做到拾金不昧,并且及时交还失主。这是一个典型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故事,可见当地民风淳朴,而这一切都是在清正廉明的县令阎宪主政下发生的变化。
  再说李冰,众所周知他是秦代的蜀郡郡守。从古至今,主政四川的官员上千人之多,为啥李冰被四川人民记住,且奉为川主,到处建祠祭祀呢?这都是因为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为四川人民解除了岷江水患之苦,从而把成都平原建成了物阜民丰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枢纽,现在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政绩不亚于一座纪念碑,李冰晚年为了解除什邡洛水水患,开章山,导洛水,累死在了工地上。李冰死后,葬在当地章山上,日夜守望着他为之操劳的洛水;民间修建了大王庙以资纪念,至今香火旺盛,祈福许愿者络绎不绝。
  由此看来,古人的政绩观是包含两方面的,既要让百姓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又要在教化百姓、改良风俗、兴利除害方面有所建树。
  现代社会,仍然注重官员的政绩,没有政绩不好写总结,也不能得到升迁。但是笔者发现,在不少地方考察官员政绩的时候,却成了一味注重GDP,经济数据决定一切。这样形成惯例后,官员每到一地,就大搞旧城改造,修楼堂馆所,造地标建筑,城市修得越来越靓丽,可是民生却改善无多。这种GDP至上的政绩观,是一种畸形的政绩观,是违背百姓意愿的,只会离和谐社会越来越远。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古人的政绩观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如果今天的公仆们也能像阎宪那样体恤百姓,像李冰那样兴利除弊,则是中国社会和平民百姓的最大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