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缘起何时,只要一提起某些手握一定权力的当官的下基层,人们总会想象到这样一幕幕的场景:警车开道,呼啸而过;手拿鲜花,夹道欢迎;宾馆内外,戒备森严;媒体云集,出镜露面。即便是召开一些汇报会、研讨会、座谈会、总结会,也往往选在豪华场所,铺设地毯,鲜花满目,讲究气派,隆重庄严。偶尔去一两户百姓家中走访,倾听民声,了解民情,要么是当地的冒尖富人,要么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事先都作了刻意的安排。至于基层群众、平民百姓嘛,是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的。而对于某些下基层的干部来说,下基层调研,无疑是一件美差,短短的三五天时间,住高档宾馆,吃山珍海味,看风景名胜,打高尔夫球,跳舞唱歌,泡泡温泉,末了,上车挥挥手便扬长而去。回到单位后,只要凭下级接待单位个别领导的汇报,浮光掠影的一些印象,便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地在电脑上写起调查报告来了……
干部深入基层,访贫问苦,促膝谈心,倾听呼声,这本来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通过广大干部走千村,访万户,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把群众的呼声、建议和期盼作为制定决策和布置工作的重要依据,这样,惠民工程也好,实事工程也罢,重点突出了,要害抓住了,方向也就更加明确了。放下官架子去接近群众,表面上看,不够威风,少了排场,但可贵的是,各级官员的心和广大民众的心贴得更近了,感情更深了,凝聚力更强了,号召力更大了,自己的威信也就更高了。一旦遇到大事、急事、难事,只要一声令下,民众便会积极响应,立即行动,众志成城,威力无穷。即便是一项规划、决策,因为顺民心,合民意,就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执行力,即便困难再多,也能顺利推进,圆满完成。事实一再表明,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之所以取得节节胜利和辉煌成就,无一不是依靠了广大群众的力量。
正因为此,官员切实放下架子,扫除官腔官调,不讲排场气派,不说套话空话,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举措,特别是八项新规,犹如和煦春风,扑面而来,温暖人心。只要各级干部严格执行,并且持之以恒,平民百姓一颗颗火热的心会和干部的心贴得更近,而干部更能听到老百姓发自肺腑的心窝子话。放下官架倍觉亲,只要把这种好作风坚持下去,发扬光大,那么,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