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期●随感录●

六尺巷的联想

作者:季音


  
  安徽省桐城市有条巷子,名曰“六尺巷”,这个古怪的地名有段耐人寻味的轶事。清朝时有个宰相张廷玉,在家乡桐城修建一座宅子,宅子恰好与邻居的建房地紧挨着,由此发生纠纷。张廷玉闻讯,嘱咐家人说“让他三尺又何妨”,决定把宅子后撤三尺。邻居知道后大为感动,也把屋基地后退了三尺。“六尺巷”即由此而来。
  一场建房纠纷,由于双方礼让,顺利和解,相互成了亲密的邻里,给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
  宽容礼让,这是为人处事的美德,它可以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化干戈为玉帛,达到社会的和谐相处。尤其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更应该有这种宽容的气度,无论是对老百姓,对部下,都应当如此,这样就能把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在自己周围,把各项事情办得更好。
  可惜,现在有些地方官员,相当缺乏这种应有的作风与气度,他们遇事往往滥用手上的权力,居高临下,以势压人,不容对方分说,直至不惜动用暴力,结果使本来并不复杂的矛盾人为地激化,造成严重后果。在一些地方出现的暴力拆迁事件,即为一例。民居拆迁是一件与民众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本来只要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互相商量,多为对方着想,作出合理的互让,事情并不难解决。一般说,群众大多是通情达理的。可是,有些地方的官员却不这样做,双方严重对立,甚至酿成流血悲剧。近年间,各地曾发生过多起这类事件,在民间闹得沸沸扬扬,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发生这些不幸事件有各种不同原因,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当地有关官员过度动用权力,对民众缺乏应有的宽容礼让精神。
  其实,宽容不是放弃原则。恰恰相反,顾全大局,顺应民心,把事情办好,这才是真正的坚持原则。礼让宽容看起来似乎是“退”,实际上是“进”,是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理智选择。对民众采取压服的办法,只能是压而不服,弄得非常被动,这是下策。
  眼下,有一个可喜的现象,即人民的维权意识增强。他们以法律为准绳,坚决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不再忍气吞声,而是起而抗争。这应当说是一个进步。人民严守法纪,当权者宽容地处理民众的合理诉求,这岂不十分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