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期●缅怀篇●
思念阿荣老师
作者:吴 云
1937年12月间,日军攻占了杭州。我家住在萧山临浦镇上,因战火迫近,全家逃避到离临浦10多里路的山头埠村姑母家。那时我8岁,正在读小学二年级,因战乱只得辍学。1938年春,姑丈葛百年带我和我哥哥到山头埠小学去,探询能否插班学习。
我们首先找到一位年纪很轻、名叫“阿荣”的教师,向他说明来意。阿荣先生得知我们是为避日寇之难而来的难民,满口答应我们兄弟俩入学。阿荣先生名叫葛理庸,那时还只有19岁,家住在葛氏宗祠西边。我上学经过他门口,望进去有股书香人家气派。
我兄弟俩在阿荣先生学校里只读了一个学期,下半年临浦形势似乎缓和了一些,难民们为了生计,不得不陆续回到临浦镇上,我家也是。1940年1月22日,日军乘雪夜偷渡钱塘江,进攻萧山,我们再次躲到山头埠。
不久,临浦区政府也避迁到山头埠往南5里路的华家垫村。一天,区政府办事员傅雪梅(男)带我到华家垫,有幸再见到阿荣先生。这时,他已参加了浙江省流动施教团,进行抗日救亡活动。
又过了一二年,一次,阿荣先生在老家里办聚餐。傅雪梅受邀,我也在内。席间,阿荣先生轻声地对傅雪梅说,他现在诸暨枫桥那边工作,有时很危险,他不让老父知道他身处险境。
自那次见面后,我离家外出打工,抗战胜利回到临浦,再没有见到阿荣老师。后来听传说,阿荣先生是共产党员,被国民党逮捕,在枫桥遭杀害。我闻此消息,心里万分悲痛。
1987年,萧山县人民政府出版《萧山县志》,在人物志章节里介绍了葛理庸(阿荣先生)生平和就义经过:
葛理庸(1920~1946年),幼名棣荣、祖燕,化名常德存。萧山进化乡山头埠村人。1930年随父居沪,1934年辍学,1936年入嘉兴民丰造纸厂。工余,自习写作,曾在《嘉兴日报》副刊上发表题为《一盏明灯灭了》一文,悼念鲁迅逝世。抗日战争爆发后,葛回故乡,集资创办战时小学,为贫苦儿童提供就学机会。1938年参加县战时政治工作队,投入抗日斗争。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省流动施教团,在金华、绍兴、上虞等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救亡活动。
1944年,葛理庸任国民党“忠义救国军驻萧办事处”秘书,在内部开展联络宣传工作。翌年春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一月后经营救出狱,即参加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化名常德存,任敌工科科长。不久,任中共路东县委委员。1946年春,葛与通信员外出途中,与敌人遭遇,为掩护同志撤离,英勇牺牲,年仅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