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期●随感录●
看看“三国人物”临终遗言
作者:陆士伟
三国时期,风云激荡,英雄辈出。无论是被人称为乱世奸雄的曹操,还是有一代枭雄之谓的刘备、孙策,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相诸葛亮,即以他们的临终遗言而论,至今读来仍不失其积极的借鉴作用。
先说曹操的遗言:“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意思是说他死后不要厚葬,不得松懈防务。入殓时只要穿平常的衣服,不得用金玉珍宝陪葬。这与他生前的显赫权贵身份相比是何等的务实且洒脱。
次言孙策对孙权的遗言,他临大限之时召见张昭等人说:“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又对其母亲说:“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引自《资治通鉴》,下同)后来的赤壁之战,就是靠周瑜的决策。这说明孙策临终前仍能知己知彼,清醒睿智,颇有远见。
再看刘备对儿子的遗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而且还向丞相诸葛亮托孤,若其子不肖“君可自取”;并告诫丞相: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后来的街亭之战,果然证明了刘备的预见性。
最后说诸葛亮的遗言:死后“葬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这与曹操颇有英雄所见略同。亮在病危时的上表(《临终遗表》)言:“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五十顷,子弟衣食自余饶。臣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可见诸葛丞相是何等清正廉洁。他写的前后出师表,更是彪炳千古,谆谆告诫要“远小人,近君子”,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从上述遗言中至少有三点值得后人深思:一是他们虽为一代英雄,身居高位,在大限临头时,仍以事业为重,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二是他们对国事、家事的分析仍非常清醒,绝不为个人死后的哀荣提什么个人的企求,更没有为自己子女的升迁提出个人的要求;三是他们能正确对待死亡,不允许搞厚葬。这样的大丈夫气概,后人不是很值得借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