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期●专 稿●

再抗强震:从汶川到芦山

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梁建刚

4月20日晨,8点02分,记者在四川荣县一家宾馆的5楼,被晃醒。

很快,官方公布消息,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习近平总书记迅即指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李克强总理当天下午赶到灾区指导救灾工作。

同样发生在四川西部,从五年前汶川地震的震中映秀到芦山,直线距离不过200公里,两地同属龙门山断裂带,从震源机制上,二者均为逆冲型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运动性质一致,是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地块向东南运动,受到四川盆地阻挡,应力积累和释放的结果……太多的相似,足以勾起五年前的心痛。

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震后5小时即挺进震中雅安地区。接下来的黄金72小时,记者跟随着一支支医疗队、救援队、志愿者队伍,奔赴芦山、龙门、宝胜、宝兴等受灾最重的区域。

五年前,记者也曾赴汶川震中采访,如今再进芦山,又一次目睹地震后的灾后救援,一个问题始终在心头萦绕——从五年前到现在,经历过初逢巨灾时的忙乱与不知所措,经历过巨痛、反思、重建,如今我们在应对灾难时有哪些不同与进步?

速度:源于充分准备

4月20日9点刚过,记者便从荣县向芦山进发,成为第一个奔赴灾区的上海新闻记者。

从荣县到芦山,若抄近路大约250公里,车程近4小时。

下午1时许,刚进雅安郊区,气氛立即紧张起来,一辆辆军车载着士兵,带着辎重物资,快速地从我们车旁掠过,接连不断。去往芦山的道路,武警已设起关卡,每隔一两公里,便有交警配合执勤,从芦山出城的一侧道路已经清空,不时有救护车呼啸而过,头顶还不时听到直升机的轰鸣。

从雅安去往芦山,便是山区,一路余震不断,路上的碎石已接连不断,但已有清障队伍迅速清理,保证着救援道路的畅通。

此时,距地震发生不过4小时,秩序如此快地建立、救援如此快速地反应,令人惊讶和赞叹。

下午4点,进入芦山县城,新城区主干道的两侧,已搭建起延绵不绝的帐篷长龙,从武警、部队、消防,到医疗、民政、宣传、志愿者集合点,各种救灾中心已建立起来,一切显得忙而不乱。

在医疗队伍与伤员集中的芦山县人民医院前,此时从乐山、成都、都江堰、绵阳等四川各地医院赶来的专业医疗救援队已多达几十支,人数超过700人。

芦山县人民医院已成危楼,四川卫生应急救援总队立即在楼前空地搭起应急中心,不断依照最新信息,向各地受灾乡镇派发医疗队员。每一支队伍,都有一名当地志愿者作为向导,确保寻找到最迅速抵达目的地的道路。

灾情就是命令。此时,仿佛有万千根线,在各个救灾部门与地震灾区之间发生着牵连,一旦出现地震紧急状况,整个系统立即高效运转。据记者在当地了解,在地震发生后不过18分钟,四川省军区即已成立抗震指挥部,派遣约2000人救援队赶赴芦山,成为第一支到达震中的救援部队。如此种种高效的应对与速度,无疑是基于相当充分的应急预案以及物资、技术乃至心理上的时刻准备。

这样的感觉,也得到了一线指挥部的认同。四川卫生应急救援总队的一位负责人,也曾赴汶川救援,他向记者介绍,四川卫生应急救援总队内各种物资、设备、服装一应俱全。4月18日~19日,四川省还进行了相关消防队伍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此次地震发生后,救援队伍立即出发,路上总指挥中心即传来消息,救灾力量一定要科学合理有序分配。“现在看来,地震后不到24小时,所有的应急要求都已做到,救援队伍很快做到了地震重灾区的医疗救援全覆盖。”

当晚12点左右,此次芦山地震中仅剩宝兴一县道路尚未打通,但两支武警医疗队伍,已分两批先后步行和坐冲锋舟抵达宝兴。21日凌晨0时15分,首批60名伤员已从宝兴运出,所有重伤员已被送往雅安、成都等医院。

时隔五年,中国无论是在救灾的领导和指挥,部门的合作与协调,救援力量的投入与效率,还是公众的参与与表现等方面,都可以看到理性抗震、科学施救、社会协同、公众自律的明显进步。
这一次,芦山走在了前面。

救援:科技含量提高

雅安,素有“川西咽喉”之称,所辖区域高山连绵,山路众多,对震后救援颇为不利。

在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如何迅速、科学地展开救援行动,这是抢救生命的关键。

20日抵达芦山的第一天,记者便在县城偶遇湖北一家无人机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成都的项目部当天即赶到灾区,用无人机拍摄了大量龙门乡的航拍图片与视频,第一时间提供给抗震救援指挥部。震后第二天,成都军区13集团军某旅特种作战侦察分队再次携带无人机、战场电视等新型信息化装备投入救灾,在灾区12个不同方位成功进行了无人机航飞和战场电视传输,共获得重灾区震后高分辨率航拍影像图数十张,覆盖区域达到10余平方公里,为灾情分析与救援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芦山县人民医院,记者20日下午赶到时,成都军区的解放军42医院已经在医院旁搭起了完备的野战医院,除了众多帐篷病房,战地手术车、放射车等更一应俱全,如此情境,在五年之前的汶川,已是近一周后的事情。此次,甚至还有一台远程会诊车,每当重伤员运来需要会诊时,医生可第一时间与后方强大的专家队伍取得联系,进行第一时间救治,将伤情尽量控制在最低线。

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些最先进的手段帮助下,第一天灾情最重时,42医院接诊的伤员中没有出现一例截肢或者终身残疾,这成为许多医护人员最大的欣慰。
除了这些,机器人化生命探测仪、旋翼无人机、全科模块化箱房医院等众多高新技术设备,全是首次在我国的抗震救灾中亮相。

比如机器人化生命探测仪,就是一部废墟搜救的可变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代替人深入危险的废墟搜救,根据任务要求和工作环境,可变为坦克形、三角形、一字形,能适应很多环境。同时,该机器人还配有摄像机,在有可见光情况下可传回彩色图像;没有光线的情况下,机器将自动转换为红外模式,传回黑白图像。在一些大面积倒塌建筑搜救中,许多原本的死角与危险地带,都可以借助机器人最大限度减少救援人员的伤害,同时提高搜救效率,这也是该机器人首次运用于地震搜救工作。

总体而言,此次救灾的组织工作比汶川地震时有序得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大量的救援物资、救灾人员、志愿者涌入灾区,在道路状况不佳时,引发了多路段拥堵,救灾物资无法进入,引起全国许多媒体的呼吁。

“大家的热情可以理解,道路拥堵问题根本上来说是信息沟通不畅。”芦山县抗震指挥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说五年前的汶川为我们如何应对大规模救灾上了一课,这一次的芦山,就是在灾情判断、信息沟通与协调上,给我们的救灾上了全新的一课,“如果协调不好,救灾力量也可能相互对冲,尽快判断灾害损失的状况,制定合理的救援措施才是关键”。

民众:自救与温暖

20日傍晚,记者走进芦山县老城区。

这里已成为一座弃城,余震还在继续,芦山老县城空空荡荡,电线杆倒了,店铺塌了一半,满大街都是瓷砖和瓦砾。

幸好,大多数建筑虽然损坏严重,但至少没有倒塌,这也是此次芦山地震伤亡人数比之汶川甚少的关键。

天已擦黑,芦阳小学的门前,搭起了几座防雨布做成的临时帐篷,帐篷外停着十多辆车。

这里是一座临时安置点,火已经升起来了,锅子烧得正热,有人忙着烧饭,外头有些冷,老人和小孩都躲在汽车后座。

过了学校,便是老城中心广场,挤着满满的几千号人,各种颜色的布搭成简易帐篷,各种各样的表情,经过了地震的慌张,自若的神情已渐渐回到人们的脸上。

“外面冷,老人和孩子睡在车里,我们就凑合一下。大灾当前,救援部队都急着向最重的灾区赶去,我们还活着,就能自救。”一位阿姨对记者说。

进入地震震中的72小时,记者随着部队一起挺进龙门,打通宝盛、太平,徒步进入“孤岛”宝兴,到处都可见到灾区的人们如此乐观的心态。

在徒步进入宝盛的路上,记者在山里偶然走进春光村石桥组,至今还未有救援部队到达这里。

没有水,没有电,家里房子的地板犹如被怪兽拱过,碎裂隆起,但主人胡发秀仍然有着四川人与生俱来的乐观:“我们有锅,地里有野菜,家里还有些腊肉,日子能过。”

临走时,他们硬要塞些腊肉给记者,叮嘱路上饿了吃。几次推辞,胡发秀甚至有些发急了:“看到你们,我们的心也安了,你们能来,真是谢谢……”这句话,让人心头一暖。
回程的路上,有老人已在自家门前摆起了桌子,给过往的救援队伍和志愿者们提供免费热水,还不时要拉着前来喝水的人去自己家里吃口饭菜。

有孩子用纸板做成标语,三两个人一起举着,上面写着粗黑的大字:“谢谢!”尽管车来车往,孩子们敬着少先队礼,手始终未曾放下,过往的战士都会以标准的军礼回答。
多难兴邦,众志成城;即使再大的灾难,也无法消解这样的温暖。

在强烈地震抗震救灾进入第3天,各方面救援力量正抓紧在72小时黄金救援期内,逐村逐户排查救助被困人员,确保不漏一村一人,同时千方百计救治伤员,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如今,芦山已向灾后救援、重建期过渡,困难很多,任务很重。但我们,的的确确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