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期●神州风采●

军事专家谈我国航母战略

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郑蔚

1909年,一位名叫克雷曼·阿德的法国发明家在他的《军事飞行》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航空母舰”这个概念。那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晚清末期,辛亥革命尚在孕育中。

1912年,英国人开始着手“改造”航空母舰,将一艘名为“竞技神”号的老巡洋舰进行改装,拆除了部分火炮,在舰艏铺设了一个用于停放水上飞机的平台,还加装了一根巨大的吊杆来搬运飞机,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的雏形。

一百年后的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大连举行交舰及入列仪式。今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登上辽宁舰,视察了辽宁舰的训练工作,还叮嘱辽宁舰的舰长和政委,你们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早日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为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作贡献。
今年国庆节前夕,记者终于登上辽宁舰,并采访了多位资深军事专家,听他们讲述“航母梦”。

航母战斗群将采用信息化作战模式

辽宁舰是我海军的训练和科研平台。今年4月23日,我海军副参谋长宋学在回答媒体提问时坦然承认:中国海军不会只有一艘航母。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的资深军事专家李杰告诉记者:在新的航母入列之时,毫无疑问,中国海军也将拥有自己的第一个航母战斗群。而在这之前,我海军一直以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这三大管理型的组织方式来开展训练、执勤和承担作战任务。即使在进入21世纪的初期,仍是以“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船”的方式执行远洋任务,如前往亚丁湾护航。“有了我们自己的航母,我海军的力量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那就是我海军的作战力量及编程,整个编制和体制,以及作战方式,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李杰告诉记者。

回想起上个世纪我海军在南海的几次作战,只能以猎潜舰迎敌,装备可谓简陋之极。而有了自己的航母之后,将不再是以一艘辽宁舰迎敌,而是整个航母战斗群迎敌:前方的水下有潜艇,空中有歼15警戒和预警直升机、反潜直升机巡航,两侧分别有驱逐舰和护卫舰护航。歼15可以前出航母数百公里警戒或对敌发起攻击。李杰说,就是海军的补给方式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过去,我海军的补给方式几乎全部是陆基补给,就是执行完任务返航后,回到所在舰队的军港进行油、水和弹药的补给;而航母战斗群组成后,因为航母将留在海上较长时间地执勤,所以将更多地实行远程的海上补给。

而国防大学的张召忠教授认为,未来我航母战斗群,除了航母以外,至少还将配备6-8艘水面作战舰艇,就是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新型防空型驱逐舰,以及火力强大的新型护卫舰。由于潜艇是航母的重大威胁,因此在航母装备反潜直升机的同时,航母战斗群还将配备有或为核动力、或为常规动力的攻击型潜艇。

他解释说,这样一个典型的航母战斗群,将实现空舰一体化,并采用三层攻防火力配系,第一、第二层攻防配系主要用于对敌攻击和整个航母编队的安全,第三层则主要是战斗群内各作战单元的自身防卫。第一层,又称“外防区”、“纵深攻防区”,通常应当距离航母200-400公里,主要作战兵力为舰载机,探测设备为军用卫星、预警直升机等,以夺取和保证战区的制空权为目标,潜艇还将执行反潜,以及水下攻击任务;第二层,又称“中防区”,或“区域防御区”,通常距航母40-200公里,主要作战兵力为舰载区域防御武器和舰载直升机,以及各舰载的舰-空、舰-舰导弹或巡航导弹,包括进行反潜作战;第三层,又称“内防区”,或称“点防御区”,防御纵深为母舰0.1-40公里,主要作战兵力为舰载点防御武器,如,航母自身携带的近程舰空导弹和反导弹速射武器。

我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方式将是一种全新的联合作战模式,而不仅仅是舰载机的突防和护航舰只火炮、导弹的对地、对舰攻击。首先是侦察卫星——预警机——电子战飞机——无人机——舰载监视雷达、相控阵雷达和火控雷达——战术拖曳线声纳——潜艇声纳系统,将获得的各种信息数据汇集到信息指挥中心,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这既是战术级的信息共享,更是战略级的信息共享。在信息化时代,已经不存在各自为战、单舰防御的模式了。上个世纪80年代马岛战争时的英军作战模式,在今天已经被信息化技术彻底淘汰了。

舰载机飞行员风险是航天员的5倍

尽管信息化时代,舰载机早已不是唯一的制敌利器,但舰载机飞行员,仍是空中骄子。这是因为舰载机飞行员的风险系数是航天员的5倍。美军公开的资料显示:从1965年到1988年,美国海军共摔过354架舰载机,有近千名海军飞行员殉职。虽然事故原因有天气因素和设备故障因素,但飞行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原因还是占了事故原因的大多数。
张召忠教授告诉记者,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其飞行甲板的长度也不及陆地普通机场跑道的六分之一。对于起飞二三十吨重的重型战机,无论是滑跃式起飞还是弹

射式起飞,难度都很大。在降落时还要准确地降落在4根拦阻索的范围之内,在数秒钟的时间里,将飞机的速度从200多公里降到“零”速度,无论是技巧、胆量,还是身体承受的超负荷,对舰载机飞行员都是严峻的挑战。

在航母上起降固定翼舰载机,无论是起飞还是降落,航母都必须高速逆风航行,以帮助舰载机获得最大的升力。只有当航母高速逆风航行后,才会打开左舷的光学着舰系统,并发出允许飞机降落的信号。在飞行员抵近航母时,飞行员依靠光学着舰系统调整飞机姿态,在着舰指挥官的引领下,以适当的下降角度和速度,建立正确的下滑着舰航路。如果航路不正确,或舰上的哪项着舰准备工作还未到位,着舰指挥官会及时发出“停止着舰”信号,舰载机飞行员必须及时将飞机拉起,经过通场、绕飞,重新进入着舰航路,再次着舰。也因为此,舰载机飞行员的难度大大超过普通民航机的驾驶员,普通民航机在着陆时不仅有足够长的数千米的跑道,而且着陆时可以缓缓减速,而舰载机飞行员不仅着陆跑道很短,而且还必须保持200多公里的高速着舰,否则万一着舰不成,就难以重新拉起机头复飞。

不仅如此,当航母在大洋上高速逆风航行时,着陆区的甲板必然会产生前后——左右——上下6个维度的摆动,舰岛后方的空中还会产生乱流,这一切都时刻考验着舰载机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和驾机技能。不少飞行员在着舰时甚至会不相信机载的自动驾驶仪表,而情愿凭自己的直觉进行人工驾驶。

而起飞时,由于航母在大洋的波涛上航行,因此舰载机最好在波涛将航母托起时跃出起飞甲板;而一旦在波涛将航母带进波谷时飞离甲板,就要平添诸多危险。而要分毫不差地做到这一切,就不仅需要舰载机飞行员的勇敢果断,还需要甲板上其他空勤官兵高度默契的配合。

辽宁舰上有4根拦阻索,每根有拇指粗细,当舰载机着舰时,拦阻索会撑起,高于甲板几十厘米。即将着舰的歼15降落前,会在空中先放下起落架,再放下舰载机特有的尾钩。舰载机理想的着舰点是第二根与第三根拦阻索的中间。

由此可以想见,2012年11月23日上午,当舰载机飞行员、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副司令员戴明盟将“552”号歼15战机“拍”在第二根拦阻索上,成为中国航母舰载机着舰第一人,整艘航母怎么能不欢声如雷?航母舰载机试验总指挥张永义中将怎么能不一把抱住戴明盟泪洒大洋?

如今,和戴明盟一起来自“海空雄鹰团”和空军的4位战友,已经在辽宁舰成功实现驻舰飞行和多批次起降,并获得了航母资格论证。这5位英雄,是我国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的极为珍贵的“种子”,在他们的启迪和帮助下,更多的舰载航空兵将驾驶雄鹰翱翔在海天!

记者曾猜测戴明盟在正式着舰前,是否已经在模拟航母的试验培训基地试飞了数百次,戴明盟的答复是:我不能具体说试验飞行了多少次,但肯定超过了一千架次。成功,源于超强的付出。

中国航母不会止步滑跃式

中国未来的航母将是怎么样的?不久前,中国海军副参谋长宋学已经告诉世界:中国,不会只有一艘航母。他还说,辽宁舰的满载排水量5万多吨,下一艘航母我们希望造得更大,因为这样可以搭载更多的飞机,战斗力会更强。“我们的舰载机部队正在组建之中,按航母常规配置,1艘航母至少应配属2个飞行团的兵力。”两个飞行团的飞机实在不能算多。目前,世界上10万吨级的航空母舰,通常搭载的是80-100架作战飞机。他说:“歼-15需要经过海量的科研试验试飞。随着试飞和训练的不断深入,歼-15战机的数量将逐步增加。”

资深军事专家李杰告诉记者,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中国自行研制的航母,肯定不会止步辽宁舰的“滑跃式”。

蒸汽弹射起飞与滑跃式起飞,究竟有什么不同?首先,起飞方式直接影响到舰载机的起飞效率,从而使空中编队在集结阶段所需要的时间不同,以及在需要紧急升空状态下的应急响应速度不同;其次,起飞方式还直接影响到舰载机的种类不同,因为滑跃式起飞需要舰载机有更大的推重比,也就是发动机更为强劲有力,而通常固定翼的预警机、反潜巡逻机和加油机难以从滑跃式甲板升空。即使是战斗机也因为起飞时需要打开加力,大量消耗航油,从而使航程——也就是作战半径有所缩小。而如果采用直升机担任预警和反潜任务,因为其升空的高度不及固定翼的预警机或反潜机,因此信号覆盖半径一般也要小于固定翼的预警和反潜机。

滑跃式飞行甲板的先天不足,还是它的舰载机起飞速度仅为弹射起飞速度的一半,因此起飞加速过程偏长,如滑跃式起飞需加速50-60秒,而弹射式只需加速30秒,且滑跃式起飞的舰载机“体重”较轻,且受舰体横向摇摆的限制较大。由于采用滑跃式必须左右两条跑道交替使用,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起飞时间;大约需要2分钟才能起飞1架舰载机;而在相同时间内,弹射式的航母则可以起飞4架舰载机。由此可见,弹射起飞比滑跃起飞更有利于舰载机的作战使用。

美国新一代的“福特”级航母将首次采用电磁弹射。电磁弹射与蒸汽弹射相比,技术性能有哪些进步?张召忠教授告诉记者,蒸汽弹射只能弹射比较重的舰载机,而对无人机等比较轻型的航空器则不能弹射。电磁弹射器则既能弹射重型机,也能安全可控地弹射较轻巧的无人机等航空飞行器,这无疑将大大扩展“福特”级航母的作战能力。未来我们中国新的航母,不会再留恋已经落后的蒸汽弹射。

李杰教授对美军X-47B无人作战飞机的投入更是十分警觉和重视。目前“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上的F-18E/F等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已达到1000公里,部署X-47B上舰将使其作战半径扩大到3000公里。如此一来,不论美军航母部署在第一岛链内还是第一岛链外,中国的整个战略纵深都将被其作战半径覆盖。

如今,美军一艘10万吨级的航母,一般搭载舰载机80-100架左右。而采用X-47B 和F-35C 配合使用后,一艘“福特”级航母的搭载量可以达到170架。而且根据美军条例规定,海军飞行员每次升空作战的时间最多为10个小时。X-47B则将美军飞行器的滞空时间从10小时提升至30小时左右,经过空中加油后甚至可以达到50至100个小时。这是有人驾驶飞机根本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同时,战斗机飞行员承受的最大过载不能超过9G,而X-47B能够承受超过20G的过载。这意味着X-47B可以承担非传统情报侦察监视、早期压制敌防空系统、精确打击等多样化作战任务。毫不夸张地说,X-47B的大量使用,将改变未来航空母舰战斗群的作战模式。

李杰神色凝重地说:中国未来的航空母舰,上面肯定不会只有歼-15。我们正在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隐身功能的无人机,未来肯定也将列装我海军未来的航母。我们不搞军备竞赛,但必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说到中国航母未来的发展规模,张召忠教授分析道,按正常情况,中国必须有三艘航母才能保证正常的“训练、执勤、维修”模式,即保持一艘执勤、一艘训练和一艘维修的正常状态。他乐观地估计说,希望到2021年,我们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有一艘航母形成战斗力、一艘航母列装海军,还有一艘航母能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