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期●青少年绿洲●

十上井冈山

作者:上海交大附中 陈德良

期末考试结束的当天晚上,我就和我校20位师生乘火车前往革命圣地井冈山参观、学习、游览。

这是我从1991年起第十次带领学生上井冈山。2004年,我在“七上井冈山”一文最后一段写道:“我的第八次乃至第十次上井冈山的愿望一定会实现。”那一年,我退休,但学校返聘我工作至今,期间又两次与师生上井冈。这次成行,终于圆了我十上井冈山的梦。

我对井冈山情有独钟。这里,被朱德同志誉为“天下第一山”;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有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这里,有着我们永远缅怀的长眠在地下的革命先烈;这里,有着激励后人去实现中国梦的井冈山精神。

列车经过一夜飞驰,终于抵达了新建的井冈山车站。当地的旅游巴士把我们带到井冈山的山门口,只见一面巨大的红旗屹立在山脚下。这面红旗是2007年为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而建的。它高19.27米,跨度27米,寓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上面书写着“井冈山”三个大字,左下方是镂空的五角星,镶嵌着镰刀和锤子。底座上镌刻着朱德同志的手书“天下第一山”。金色的大字在初升阳光照射下,折射着万道光芒,射向八百里井冈,射向神州大地。

我边拍摄照片,边仔细看这尊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思绪万千。它像一块屹立不倒的巨石,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井冈山奠基;它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寓意着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它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矗立在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穹,昭示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雕塑,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力量。

进了山门,汽车开始爬山越岭。大约4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第一个参观点——小井红军医院。在小井,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医院是1928年10月创建的,上下两层,共32间,全部由杉木建成。极其简陋的医疗设备,严重缺乏的药品,但当年受伤得病的红军战士以顽强的毅力与伤病作斗争。1929年1月底,敌人包围了医院,来不及转移的130多位伤病员被拉到一百米外的稻田里,被逼问大部队的去向。战士们没有一个屈服于敌人的淫威。在机枪的扫射下全部壮烈牺牲。然后医院又被烧毁,今天我们看到的是1967年按原样重建的。我和同学们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安葬烈士的墓前,列队向长眠于地下的先烈三鞠躬,然后绕着墓地走了一圈。我看到不少同学眼眶里滚动着泪珠。那一刻,也许来自黄浦江畔的年轻学子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来到了大井毛泽东故居,让我们重温了我党我军的一段历史。大井是毛泽东上井冈山后指挥红军斗争的第一站。这里,白墙青瓦,5个天井,44间房间。毛泽东在这里结交了当地的两支武装力量,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1929年2月,白屋被敌人烧毁,只留下半堵残墙。站在残墙前,我们想象着当年这里的战斗是多么惨烈。来到白屋后,两棵“感情树”枝繁叶茂。这两棵树曾被敌人烧死,后又活了过来,“文革”中又病死,改革开放后又奇迹般活了。大树死而复生,正象征着革命是摧不垮的,我们的事业是兴旺发达的。

参观黄洋界保卫战旧址,是一堂精彩的军事课。黄洋界保卫战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成功典范。我们跳进当年的战壕中,抚摸着那门令敌人魂飞魄散的迫击炮。岁月流逝,炮声的余音仿佛仍在重峦叠嶂间萦绕。不知哪位同学朗诵起了毛泽东的光辉诗篇:“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已成为对青少年教育的最佳基地之一。

每次到井冈山,都会向北山烈士陵园敬献花圈。那天下午,雨过天晴,我们抬着花圈拾级向半山腰的烈士纪念堂走去。在毛泽东手书“死难烈士万岁”的墙前,浦江儿女向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4万多名烈士鞠躬默哀。学生代表宣誓发言,表示一定会继承革命前辈的遗志,接好革命的班。

之后,参观碑林、雕塑园,最后登上北山最高峰,那里有1997年建成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山”字形的纪念碑,远看似一团火,象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看如钢枪林立,蕴涵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登上大巴,要离开井冈山了。我打开车窗,遥看北山最高处的纪念碑,邓小平题写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金光。这金光,坚定着我对党的信念,坚定着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结束了十上井冈山之旅,在飞驰的列车上,我翻开了特意带去的2009年7月6日的《解放日报》,一篇文章的醒目标题映入眼帘:《道路·信念·核心——井冈山启示录》。我给学生们朗读起来:“一条路,自井冈山延伸,蜿蜒曲折,在伟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向胜利;一条路,在井冈山创建,前无古人,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探索中,走向农村包围城市,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上井冈山,重走井冈路,抚今追昔,我们敬仰这片红土地……”掌声在车厢内响起,一股暖流从胸中涌起。

十上井冈山,十次生动的党课、十次心灵的洗礼、十次思想的升华、十次幸福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