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期●老战士论坛●

学会拒贿

作者:黄俭


 

中央党校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田国良在《学习时报》撰文,就高官腐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腐败高官八成受贿。可见,学会拒贿,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该有多么的重要啊!

上世纪50年代,我在军委空军某部工作,“三反”、“五反”期间,写过两篇工作通讯。一篇写的是部队内部的一个干部《杨某某是怎样被拖下水的?》;另一篇写的是《奸商刘某某》(均刊于当时《人民空军》杂志)。部队党委还发文,要求所属各部门、单位要认真阅读,从中吸取教训。

当时人民空军初建发展阶段,需要采购大量航空器材,专门成立了订货部,负责订货工作的大小干部几十人,被拖下水的仅有杨某某一个。其他诸多同志,虽说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本事在哪儿呢?因工作关系,我曾与在不同订货岗位的战友们交谈过,请他们谈谈自己“不湿鞋”的奥秘。在与十几位战友交谈后,我概括了八个字:立志、有畏、知耻、善学。立志,就是他们有毫不动摇的信仰;有畏,他们认为搞订货工作,与商人与金钱打交道,不能无所顾忌;知耻,作为一个革命者,一定要有自尊自爱之心,不要做出令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善学,他们都特别善于学习,尤其都善于借鉴古代的廉政思想和廉政文化,指导自己的行动。战友们各有各的精彩事例,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能略说一二了。

读航空工程的一位战友对我说:“《唐语林》上有则故事给我启发很大。人一定要本分,千万不能心存侥幸。”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叫崔枢的人,客居旅店半年,准备考进士。与他同住的还有一位海外商人。商人患了重病,崔枢尽心照顾。商人十分感激,眼看自己的病不会好了,又请求崔枢帮助:死后,请按照他家乡的习俗落葬。崔枢请商人放心,“一定照办”。于是,这位海外商人就将一颗无价宝珠相赠。商人不幸去世了,崔枢暗中将那颗宝珠放进了商人的棺材。过了一年,商人的妻子从海外来找丈夫,并追查宝珠的下落。在她了解了一些情况后,就向官府告发了。官府逮捕了崔枢。崔枢作了陈述:从商人相赠宝珠时起,他就无丝毫非分之想,如果未被盗,宝珠一定还在商人的棺材里。掘墓开棺后,宝珠果然在内。官府钦佩崔枢不贪财的可贵品格,于是特邀崔枢在府里做幕僚。崔枢不愿意,第二年考取进士,一直做到主考官,享有一世清廉的声誉。

我的这位战友在说完这个故事后,不无感慨地说:“假如崔枢当时认为商人是海外的,人也死了,收下这颗宝珠也是他给自己的酬劳,那不仅坏了自己的名节,更为重要的是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崔枢不贪财的品格,内涵丰富可鉴,我一直记住,为自己所用。”

另一位在大学读书时就唱着《山那边好地方》入党的战友,说得很动情。他讲了一个中国古代教人走正道的故事。他说,明代有个叫李汰的官,一次去福建省主持秋试,有人夜间上门行贿,送他黄金三十两。李汰愤然拒绝,当即题诗一首:“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 他怕再有人上门行贿,就将这首诗制成一幅大匾,悬挂在科场的门上。那战友说,古书中这类故事很多,像“四知太守”杨震的故事等都是教人如何拒贿。读这类书,一定要怀有敬仰和感怀之情去阅读,才会有所识、有所得。至于你所写的奸商之类,他们送礼的目的,则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不警惕行吗?

战友说的很有道理,要在学中悟道,为自己所用。拒贿,考验着一个人的辨别力与自持力,考验着人的定力和品性。拒绝贿赂的关键,在于不是自己的坚决不要。只有拒绝花样繁多的行贿诱惑,你才能不卑不亢,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