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中央十分重视“三农”工作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随着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各项新的政策举措的出台,将进一步增强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发展;进一步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进一步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落到实处,改革农业弱质产业的状况;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新农村建设,改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对于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广大革命老区,中央《决定》的出台,无疑是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事革命老区建设促进工作的老同志,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与时俱进,奋斗不息,再作贡献。
一要学习好、理解好、贯彻好、落实好中央《决定》,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地把握全会精神,特别要全面把握关于城乡统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思想;关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思想;关于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的政策思想;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政策思想;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党建的战略要求,等等。通过学习,增强对老区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不断提高为老区服务的能力。
二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中共江苏省委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意见》建言献策。要根据当地老区的现实情况,选准老区农村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提出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在调查研究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立足全局,坚持为实践服务,坚持改革创新。在调查研究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感情上要贴近老区群众,注意维护老区农民的合法权益,如实反映广大群众的心声,为老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出好点子。在调查研究中, 要十分关注在改革发展的伟大变革中一些倾向性的问题。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金钥匙,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中要避免出现非农化或者农业的边缘化,避免动摇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在现代农业建设结构调整高效农业发展中要防止非粮化,避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在土地流转中,避免损害农民利益,改变土地用途。这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敏感问题,都是在深入调查研究中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是要坚持为老区群众想实招、办实事、谋实利。从事老区工作的老同志,对老区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为促进老区建设,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充分发挥了这个群体的特殊作用。江苏的省、市、县老区建设促进会,通过建立工作联系点,广泛联系老区群众;通过黄桥老区高沙土综合治理,丘陵山区综合开发,黄河故道、采煤塌陷地治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推进“场乡共建”、“村企共建”,开展“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老促会会员“两带”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援老区,为老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落实三中全会《决定》中,从事老区建设促进工作的老同志,要进一步发扬老战士的光荣革命传统,心系老区,心系老区群众,认真办好改善民生的实事,进一步解决好增收、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养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在推进农村改革,开创老区工作新局面中,贡献自己的智慧,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当前,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冲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致使股市、房市动荡,外贸出口下降,实体经济下滑,也给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面对困难和挑战,国家正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扩大内需,促进生产,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农业稳,国家安。从事“三农”工作和老区工作的同志要关注当前的新情况和新动向,着力配合党委和政府出台的拉动内需的新举措,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组织生产,发展合作经济、开拓市场,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中化解矛盾,力争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要坚定信心,克难奋进,通过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决定》,在新的一年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开创老区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系江苏省老区开发促进会执行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