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期●纪念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60周年●

继承和发扬“赶考”精神

作者:王维

1999年,新中国诞生五十周年的时候,我写了一篇题为《“赶考”还在继续》的文章,经《大江南北》刊出以后,听到过一些好的反映。过了十年,新中国六十年大庆的前夕,这个杂志的编辑同志问我,能不能再就“赶考”问题写点东西?我答:让我再学习学习。
      毛泽东同志的《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是经过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的经典著作,每学习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收获。这次学习,我还把他在这次会议所作总结报告的一部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起学习,觉得是应该再写点心得。
      上次有感于七届二中全会才过了七八年,刚胜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竟偏离七届二中全会报告和“八大”第一次会议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决定,发动大跃进,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对“基本出发点”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深切的感受,对于我国当前而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坚信不移。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三,仅次于美日两国。总量是不少,但十三亿人一平均,约二千多美元,还低于世界的人均水平,名次排在一百名之后。所以我们既要为已取得的巨大成就而高兴,又要为今后任务的艰巨而操心。我们国家人口多,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大,要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要花大力气的。
      重学“赶考”问题,多了一点认识。一是不要回避可能失败。毛泽东同志与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在从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时,他说,这次进北平,是去赶考,要争取考好,如果考得不好退回来,就不好了。十年前作文,少引了这后半句。其实毛主席在报告中有两处讲到可能失败。一处是讲我们必须学会在城市中向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反动思想作斗争,并在斗争中取得胜利。否则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失败。另一处说,如果我们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失败。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形势面前,提出如果我们自己做得不好,仍然可能失败。这是何等的深思熟虑,高瞻远瞩。
      第二,进北平,赶考,是受什么人的考呢?是接受北平和全国人民的考。由人民说我们考得好还是不好。这是把广大人民当作老师,至少是把人民和共产党放在相平的地位。社会进步,人民需要,才产生中国共产党。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作出重大牺牲,取得人民的信任,具有了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资格。人民拥护党的领导,党按照人民的愿望,为人民办事,也应该接受人民的考核和监督。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接连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大胜利,即将横渡长江,打到南京、上海去,夺取全国胜利,在广大人民对共产党的好评如潮的时候,我们党的中央领导却以应考的态度进城,真是谦虚得到家了。
      第三,努力学习和力戒骄傲。毛主席在报告和总结中,讲到学会、学习有十几处之多。他把学习提到很高的地位,比如说学不好、学不会,有失败的危险。他说我们切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要不耻下问,先做学生,然后做先生。还说要力戒骄傲。这对领导者是个原则的问题。常说学然后知不足。凡是用心学习,善于分析和作比较的同志,大都头脑比较冷静,眼界比较开阔,不大会妄自尊大。学习还可以起升华的作用,用心学习,情操高了,对那些低级趣味的东西就会离得远一些。现在党中央号召建设学习型国家。中央政治局同志带头学习,每开一次政治局会议,就集体学习一次。为全党作表率,这是非常好的。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大好的结果。现在,在岗位上的同志要学习,我们退下来的人也要学习。活到老,要学到老,把学习当作自己的终身事情。
      “赶考”的态度,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应该把“赶考”精神继承和发扬起来,坚持下去。(20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