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期●青少年绿洲●

五四精神代代相传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07)级 徐肖天

1919年5月4日,三千多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巴黎和会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1919年5月4日 ,北京三千余名大学生高举“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的爱国大旗,聚集在天安门,将中国近代历史又一次推向了风口浪尖。“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当年,将民族与国家之兴亡担负起来的山呼海啸仍历历在目。九十年过去了,五四运动作为一个伟大的符号,依旧在中国与整个世界的史卷中迸放激情并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的豪言没能使中国摆脱列强鱼肉中国的魔爪。为了各自的利益,帝国主义牺牲了中国的利益,强迫中国接受日本对于山东的要求。这深深刺痛了整个中国的心,同时也点燃了全国人民愤怒的火焰!软弱的北洋政府准备签订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消息传出,北京学生爆发了游行抗议,旋即得到了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工人和学生的支持。但各处的爱国激情遭到弹压,“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社会各界人士纷纷通电表示谴责,全国性的大规模罢工罢市罢课将运动推向高潮。迫于压力,巴黎和会的外交团拒绝签字。中国当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先生这样回忆:“这对我、对代表团全体、对中国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的缺席必将使和会,使法国外交界,甚至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即使不是为之震动的话。”使整个世界愕然的,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爆发,使整个世界震惊的,是五四运动展现出来的中国人民对于爱国自强的执着信念。五四不仅仅是一场浩荡壮丽的爱国运动,她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继续。在科学与民主的号召下,将爱国主义思想和科学精神融合起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五四精神流传的力量所在。
      时间如白驹过隙。今日之中华已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此同时,全球化正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个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国家,舶来文化与中华文明碰撞与融合着。今日的年轻人似乎已与九十年前那些指点江山,及以天下为己任的风华学子已大有不同了,“70后”“80后”“90后”的称谓展示着当代中国青年多元多变的文化元素。“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五四将中国带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新为中国确定了坐标,在二十一世纪更为复杂与多变的国内与国外环境之下,青年人更应该回望五四,领悟五四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的巨大意义,明确青年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以今日之所学,做明日建设国家之利器,以今日之为民族之崛起而学习的爱国情怀,为明日报效祖国之动力。
      我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蒋其琴老师,在布置“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时候对我们学生如此寄语:“五月是青春的季节。90年前的,‘五四’的火炬点燃了青春的激情。今天,虽然时过境迁,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却代代相传!人的一生只能拥有一次青春,祝愿所有的青年学子,用飞扬的青春谱写我们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邀请“五四”奖章获得者为我们讲述他们对于五四精神的理解。我们为五四挥洒诗情,宣誓我们学生对于传承“五四”精神的决心。我们在五四的大旗下宣誓:为了民族振兴而追求理想、追求真理;为国家兴旺而追求科学、追求民主,矢志不渝。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九十年不变的责任;奔流九十年的五四精神浩气长存,她像不息的洪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伟大祖国的崛起而奋斗!

上一篇: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下一篇:爱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