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除了九三学社中央提交《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提案外,还不断有代表委员就禁止公款消费烟草制品、茅台酒、燕窝、鱼翅等提交议案提案或发出呼吁。
公款吃喝备受公众诟病颇有些年头了,然而坊间舆论还是不断爆出各种胡吃海喝的公款消费丑闻。尽管多年来,全国上下公款吃喝的数据从未被准确统计、完全公开过,但其耗资之巨、浪费之大却尽人皆知。现在的问题不是该不该遏制公款大吃大喝,也不是什么时候遏制胡吃海喝,而是用什么方法尽快遏制公款吃喝之歪风。
“千里去做官,为的吃和穿。”在一般人看来,吃点喝点没啥大不了,纳税人也管不着。据央视《新闻1+1》栏目披露,我国的行政开支,仅公款吃喝、公费出国考察、公车使用的“三公”费,一年就接近9000亿元人民币,占总行政开支的30%。但在国外,官员想吃点喝点恐怕没那么容易。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司法部开会的时候,因有人食用了每块16美元的松饼和8美元一杯的咖啡,招致共和党众议员弗兰克·沃尔夫“在美国纳税人勒紧腰带、作出艰难的财务决定时,司法部却在大肆挥霍奢侈的甜点”的指责。
其实,关于挥霍浪费入罪早就引起法律界人士的关注。据《成都商报》报道,成都、北京十多名律师曾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在刑法修正时,将贪渎人员日常消费掉的(很大一部分是公款吃喝)一并算入不明财产,并完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司法难题。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这是句众人皆知的话。用审计署前审计长李金华的说法是,“有些损失浪费问题造成的后果比违法违规还严重”。如果这些浪费是因过失或能力造成的,我们或可理解,但“嘴上腐败”是过失吗?为防止“嘴上腐败”,美国制定了很多相关法律,以“牙签法案”最著名。根据这条法律,企业或者行业的游说者不得摆宴席请官员吃饭,只可以请他们参加酒会。酒会上所有的食品都只能用牙签或者手指头拿着吃,不得有正式的饭菜。其实,治理公款吃喝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权力制衡。在美国,还有一个叫“公民反对政府浪费”的非营利性团体,有了它,政府花钱的时候就有点胆战心惊。
面对“嘴上腐败”这颗国家肌体上越来越大的毒瘤,民众期待“挥霍入罪”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我们没必要犹豫什么,更不用担心“法不责众”或“打击面太大”。当然,从源头上规范公共财政预决算制度,用以防范“嘴上腐败”很有必要,但法律的惩处最有力,也最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