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期●老区采风●

“苏圩冬瓜”村传奇

作者:黄新民


  江苏大丰市方强镇圩中村坚持发展高效农业,以冬瓜为主轴,打造出“苏圩冬瓜”品牌,产品畅销广东、福建、四川、河南、云南、贵州、黑龙江等地。
  老支书探索种“黑皮冬瓜”
  圩中村地处江苏大丰市斗龙河畔,黄海之滨的苏北平原,900多农户,总人口2650人,耕地面积10000多亩,主要种植粮棉。
  1988年仲夏的一个傍晚,圩中村党支部书记陈广清看到报纸上报道某地农民“勇于探索,敢为先”的一篇文章,很受启发。他想:民以食为天,不管哪一天,菜篮子跟粮食一样,都不能少,抓菜篮子也能致富。于是,他带头并动员圩中人搞起了“棉套椒”的立体种植模式。1989年辣椒种植面积比1988年1500多亩增了一倍,椒农亩均收入超出2000元。在棉花价格下浮的市场背景下,种辣椒收益仍是种棉花的双倍。陈书记琢磨:既然能“棉套椒”,那么“粮套瓜”的立体种植也可能行。当年,该村9个村民小组就有6个村小组试行“粮套瓜”的立体种植。秋后,一亩地的粮瓜套种收入相当于种3亩棉花,瓜农一年增加三四千元的收入。村民开始尝到了“棉套椒”、“粮套瓜”的立体种植的甜头。
  他们决心扩大冬瓜的销售市场,由本地区向外省市场进军。1990年,陈书记和伙伴们向上海一家农贸批发市场推销自己的辣椒和冬瓜,装卸100多吨的冬瓜船开往上海崇明岛农贸批发市场。当船到目的地,大半冬瓜都烂掉了,当地要他们把冬瓜作垃圾处理。幸亏有个经销商出于同情,包销了所剩的20多吨好冬瓜。市场反映,苏北一带长的“粉皮冬瓜”皮肉薄,口感差,营养低。消息传到圩中人的耳朵里,尽是一片埋怨和指责, 60%的村民不愿意再搞冬瓜种植。
  陈书记有“事不办成誓不罢休”的脾气。他得知上海市场行销的是“黑皮冬瓜”,此瓜瓜型大,肉质厚,瓜瓤少,营养成份高,市场畅销。捕捉到这条信息后,他决心寻找“黑皮冬瓜”的原产地。他和搭档们一起跑到中国科学院找棉花研究所的同志,请求他们出面沟通了“中国蔬菜研究所”,最终得到了回音,“黑皮冬瓜”原产自广东省佛山市蔬菜研究所。
  1991年,黑皮冬瓜的种子引进到家,当时只有5户圩中人愿种。当年腊月底翻土晒床、土壤合理科学施肥和杀菌消毒,第二年早春突击制钵,清明节前下种。他们在自家承包田里试种,出苗齐,6月中旬就有冬瓜如期上市,从瓜型到味道确实名不虚传。在他们影响和带动下,圩中人种冬瓜的热情又高涨了起来。谁知这种“黑皮冬瓜”在本地却不受欢迎,连盐城农贸批发市场也进不了门槛,当地人还是喜欢吃“粉皮冬瓜”!无可奈何,他们派遣经纪人奔市场、找熟人、托销路。一些小商小贩抱着对“黑皮冬瓜”的好奇,往返途中带去销售试试看,渐渐得到了外围客商和消费者的认可。经他们口口相传,名声鹊起。
  2002年~2005年,圩中人种植的“黑皮冬瓜”由滞销变热销,从此陆续收到外地客商的订单。许多商人都称“苏圩冬瓜好”。1997年,销售到最远的地方——黑龙江省的黑河地区。就连俄罗斯人也爱吃圩中人种的“黑皮冬瓜”。
  新支书锲而不舍谋发展
  2006年,新支书岳银娟上任后,为保住老书记的“棉套椒”和“粮套瓜”这两块“基业”,在圩中村先后成立了“冬瓜支部”、“瓜椒协会”、“一村一品”农民经济合作社,组建了“冬瓜储藏保鲜技术组”、和“货源供给装卸组”,从组织上做到产、储、供销一条龙。为了提高冬瓜质量,岳银娟首先抓优化冬瓜良种,果断淘汰了劣种。2008年全村皆为“粮套瓜”,种植“炮弹头超长型黑皮冬瓜”,由原来常规铺地成长,改为撑杆立体成长。撑杆式成长的好处是,藤上结蒂多,成型的冬瓜一条条宛如站在田里,瓜体不会污染,瓜型好看,采摘搬运方便。2006年,圩中村7组孟正宽4亩责任田,用撑杆式方法种植良种冬瓜,每亩净收3万斤。
  为了提高储藏保鲜技术,村委会重用懂化学、肯钻研的本村高才生,研制出一种高效安全消毒杀菌保鲜剂的配方。使用这种保鲜剂,冬瓜从采摘到存放,一直到冬季销售,安然无恙。三年实践证明,凡使用保鲜剂之后,冬瓜像刚从田里采摘的一样新鲜,为“反季节销售”赢得了时间,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原来每亩只能卖到四五百元,现增加到千余元。圩中9组陈广东和陈广勤2007年还在外租田种植,当年获得冬瓜纯收入25.5万元,2008年又增加到76万元,振奋了圩中村,也震动了大丰市。
  2007年,圩中村发挥现代化网络传媒作用,在互联网上销售冬瓜。每年从网上吸引全国十几个省的采购商前来。他们长途跋涉,驶向江苏大丰方强镇圩中村。2008年12月22日一天,车水马龙,争相装车,一天总销量达560吨,创下历年之最。2008年瓜农人均纯收入超出2万元。
  此时,单靠本村承包责任田远远不能适应瓜农发展的需要。于是,一些经纪人和种田能手迈入外镇村,乃至外县市劳动农场租包农田。现在,有30%农户走出家门,少则租三五十亩,多则租上百亩。2008年,圩中人外围承包面积达6700多亩。
  2007年~2008年两年内,有许多圩中人的纯收入由万元上升至数十万元。
上一篇:雨丝风片下一篇:牡丹“博士”周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