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期●论 坛●
从杨德广说到《农村青年》
作者:邓伟志
杨德广何许人?大学校长是也;杨德广何许人?农民的儿子是也。这两个在今天有天壤之别的身份怎么会集于一身呢?日前,我用了好几个晚上读完了《从农民儿子到大学校长》一书,对杨校长的经历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曾饿过肚子,如果不上学,他肯定还是农民一个。可是,他由小学,而中学,再到大学。教育者先受教育。杨德广受了大学教育,有资格当大学校长。他先后当过几所大学校长,均受好评。
人非生而知之,无不是学而知之。换句话说,人都是受教育而知之。受教育的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分层、分类的。分,除了按资产分,还有个按教育分的问题。不过,这分不是一生下来就分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古代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有教无类!”意思是: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不管是达官贵人的子女还是黎民百姓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今天,我们实行的义务教育制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践行有教无类。
社会流动从一地到另一地,叫水平流动。水平流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不过,更重要的是垂直流动。所谓垂直流动是:为下者往上流,为上者向下流。农民的儿子在受教育后当大学校长就是垂直流动,且是向上的垂直流动,是更大的社会进步。社会应支持和鼓励这种向上的垂直流动。
当然,受教育的途径有多种,进学校是主要的一种,有教师指点迷津很重要。杨德广走的就是这条途径。此外,自学也是一种成才的途径。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就是农民的儿子。他父母是农民,岳父岳母也是农民。他曾是剧场里搬道具的,既有底层生活的体验,又看了很多书,便写出了流传于世的剧本。可见,自学也得有书,有教材,也得以刊物为师。
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创办了《农村知识青年》杂志。1964年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提出应当扩大这本刊物的影响,把《农村知识青年》改由华东局宣传部主办,更名为由魏文伯题写的《农村青年》。把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总编辑陈晓东调来上海当编辑部主任,把华东局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郭加复调任编辑部副主任。阵容不可谓不强。《农村青年》原为月刊,后改为半月刊,其内容每期都有农村的先进人物,都载有文化科学知识。说是华东的刊物,实际上,全国29个省市都有订阅。西藏也订了好多份。期发行量曾达37万份,在青年刊物中仅次于《中国青年》。刊物的主要文章送宣传部长夏征农、副部长吴建、洪泽亲自审阅,连封面登什么图画,也需要经夏征农挑选。刊物成了农村青年的“大学校”。像安徽知青、后来成为上海文新集团领导的张韧,就是《农村青年》的封面人物。1966年“文革”爆发,除《红旗》以外,各类刊物在1966年相继停刊。唯独《农村青年》由于太受欢迎,很少有人炮轰,一直坚持办到1967年底,成为上海最后一个停刊的杂志。
时间转眼进入了21世纪初叶,农村青年的求知欲更加旺盛。中国是不是也更加需要《农村青年》一类的刊物呢?能不能再涌现一批杨德广、张韧或者是莎士比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