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期●读者·作者·编者●

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力量

作者:孙殿林

      我到《大江南北》杂志社才三个多月,是《大江南北》的新兵。从我参加5月30日第十七次联络站工作会议以来,我总觉心中涌动着些什么,一天我幡然悟出,在这里,从杂志社到联络站,上上下下都充溢着那种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力量。
      这种力量对我的第一次冲击,是在5月30日联络站会议上。我亲眼见到已 93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薛先洛同志,令我想不到的是他如此高龄还为《大江南北》的学用和发行奔波呼叫了10多年。带着敬意和惊奇,我翻阅了他的《烙痕集》。在《述怀篇》中他详尽地叙述了投入《大江南北》学用和发行工作的情怀。他说:“《大江南北》确是一份好杂志,是宣传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斗争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杂志,没有一点铜臭味道。”他当即花了1000元买了两套合订本(从1985年到1993年),一套送给少儿图书馆,一套留给自己。他说:“花了一段时间我全部阅读了,感赞不已,也深感自己对历史的无知。”从此他就发动了上百名战友,从事杂志的学用和发行工作,并在取得了扬州当地领导支持后,他们的发行量从3000份一跃到9000多份。像薛老那样特别能奉献的人,何止他一人!这里的老战士、老同志个个都具有这样的奉献精神。比如,太仓市联络站主任张奎南,已是80岁高龄的老同志,去年生病,医生让他住院手术治疗,张老担心发行任务受到影响,决定推迟就医,动员全家一起完成了发行任务。再比如,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军直分会联络站李华和芮美两同志,都是新四军女战士,她们说:“做发行工作确实又苦又累,但我们毫无怨言,因为这是革命的激情,这是社会责任,这是一个老共产党员、一个老战士的风采。”显然,没有这种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期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情况下,杂志发行量能多年持续增加是难以想象的。
      这种力量对我的又一次冲击是在杂志社内部的评刊会上。杂志社评刊已形成制度,每期一评,由编辑部全体人员参加。这次我参评的是2009年第六期。因为我夫人也是从事编辑工作的,所以我就动员她也来查找错漏。我们花了一周时间认真阅读。看后我问:“对于杂志,你有什么看法?”她的回答令我吃惊,她说:“简直是一次颠覆和震撼!”
      “第一个颠覆,就是对这份杂志的看法。原以为,这份杂志太粗糙。无论是封面,还是纸张都不是太好,与其它刊物相比显得逊色。但当我认真地看了它的内容后,一切都被颠覆了。这真是本好杂志!那些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的人们都应该重视这本杂志啊!”
      “第二个震撼的是,我一直以为李先念同志是一位管理经济工作的首长,从未想过他年轻时还是一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在西路军中曾将427位将士带出死亡线上的英雄和将军,让我敬佩极了!”
      “第三个是对以往历史教育的颠覆性感受。我在大学时也学过革命史、党史,但那些知识、概念及把历史知识化、抽象化的教育并不能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倒是这本杂志中那种有血有肉,有人物、有情节的历史真实让我肃然起敬,真的起到催人奋进的作用。”
      这种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我从薛老那里找到了答案。在《述怀篇》中薛老写道:离休“20多年了,是我一生中比较满意或称最满意的时期。为什么?主要是我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离而不休,为共产主义终身奋斗。”他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具体内容,就包括着10年为《大江南北》呼叫与奔波。多少年了我没听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口号,在《大江南北》的群体里我听到了、看到了。很显然,那种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力量源自于理想和信念,源自于对历史责任的担当。
      面对新形势,我们的历史责任就是把《大江南北》团队这种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更加发扬光大;把我们的杂志办得更加贴近历史和现实;把《大江南北》的学用和发行搞得更加深入和广泛,以此担当起我们的社会责任。
(2009年7月9日,大江南北杂志社上海联络站工作会议在太仓召开,本文为我社副社长孙殿林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