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期●我与《大江南北》征文选登●

战胜病魔的精神支柱

作者:叶匡新


  
  
  
  
  2006年金秋10月,我突然感到喉部不适,咽食不畅,立即去泰兴市人民医院挂号看门诊,住院后经过电子喉镜及CT检查、切片化验,断定为喉癌和淋巴癌中期。在医务人员的积极安排下,于10月11日动了大手术,术后医生说,手术很成功。
  “癌症就是死症,也是无法治愈的绝症”。起初,家人和医护人员都隐瞒了真实病情,但从家人的痛苦表情及手术后的一系列化疗程序,我已猜想到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再想,我已古稀之年的人了,一点也不在乎。可思前想后,接触到实际问题时,立即思想回潮,脑子又浮现“宁在世上挨,不住土里埋”的求生欲望。故而“面无笑容,沉默寡言”,思想上又开始紧张起来。从忧虑的表情中,医生看出我的精神压力大,这与积极配合药物治疗,迅速恢复健康是不利的。医生们建议单位领导、亲朋好友帮助做我的思想工作,鼓励我振奋精神,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转移视线,让我从紧张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单位工会领导看望我时,带来了几期我平时喜欢看的《大江南北》杂志,当时我正在病房吊水,便用一只手翻开了《大江南北》2006年第三期,《血洒湘江献青春——纪念杨开慧烈士诞辰105周年》这篇催人泪下的文章,读后我被震撼了。这位早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女党员,也是毛泽东同志早期革命活动的亲密伴侣和得力助手的杨开慧烈士英勇事迹深深感动了我。她在险恶的白色恐怖下,和毛泽东一起转辗于长沙、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参与组织、发动工人罢工,到工人夜校、农民夜校讲课,为党的事业累年战斗,出生入死。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派她回家乡开展秘密斗争。1930年11月,被敌特逮捕后,她严守党的机密,宁死不屈,英勇牺牲,时年29岁。当时我被她的革命精神感动得忘记了病痛,更坚定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心。
  住院化疗期间,我还认真阅读了2006年《大江南北》第四期《没有过时的故事》这篇文章,其中使我终身难忘的一段是这样写的:“我是抗日战争那个年代参加革命的。那时候,一个革命者的理想是什么呢?我们想的是,有那么一天,把侵略者赶跑了,中华民族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东方,再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饥饿,没有贫困,没有愚昧的共产主义新世界。为了那一天的到来,我们受苦受累,甚至粉身碎骨也甘心情愿呀!为了实现崇高的、伟大的理想,不怕牺牲,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段豪言壮语显示出一个革命者将革命进行到底,将生命安危置之度外的无私精神,我牢记这段名言,对照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难道还会被疾病吓倒吗?因此,《大江南北》便成为我病床上的伴侣,一些精辟的文章内容便成为我调整紧张情绪、战胜病魔的精神支柱。
  病愈出院后,我把认真阅读《大江南北》作为我晚年生活中一项重要任务,并把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奉献精神带到我的实际行动中,如我阅读了2006年《大江南北》第二期中《初识张爱萍》的文章后,对张爱萍同志离休后,仍然非常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大事,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热心参与开拓老年事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他撰写了大量回忆文章,出版了诗词、书法、摄影选集,著有《神剑之歌》、《张爱萍军事文选》等。在将军的影响下,我克服了文化水平低的困难,发挥退休后的余热,经常帮助本企业宣传电信新技术、新业务,我还经常踏自行车到10多公里的农村,了解农民和养殖专业户,他们是如何利用电信互联网推销农副产品,收集他们如何发家致富的素材,并撰写成稿件发送给相关媒体。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底至2009年,我被相关媒体录用的稿件达80多篇,特别是去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从企业的不同角度撰写邮电企业60年来伟大的建设成就,并用电子邮件发送给相关媒体,就有6篇报道被相关媒体采用,其中被《人民邮电》、《江苏邮电报》录用的稿件4篇,题为《见证农村电话大发展》的稿件,作为《回眸开国60年》征文被选登在《大江南北》2009年第五期上。另一篇《外线岁月》的稿件,在江苏省委老干部局举办的《回首激情岁月——江苏省离退休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
  俗话说“三分吃药,七分调理”。药与精神调节配合,产生了最好的疗效。三年多来,我居住的小巷内,身患癌症的病人有七位,都相继去世,唯独我命大,未被病魔夺走,原因是我经常阅读《大江南北》这份宣传爱国主义和革命优良传统的好杂志,因而思想开朗、乐观。《大江南北》是我战胜病魔的精神支柱,更是我安度晚年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