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期●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

《决定》与《讲话》一脉相承

作者:洪 军

 

 

《大江南北》召开的这次座谈会,既有纪念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在抗日战争处于关键时期、由毛泽东亲自提议召开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有力地推动了各抗日根据地和我部队的文化宣传工作,促进了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的结合,使文艺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在《讲话》精神指引下,扬州各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和地方配合革命斗争,活跃着多支宣传队、政工队、文工团、农民剧团,以宣传组织群众;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抗战第一线,和群众打成一片,进行文艺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抗战后期,郭沫若在重庆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被毛泽东推荐为整风学习文件。根据《甲申三百年祭》这篇文章,苏中公学负责人夏征农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编写了古装话剧《甲申记》的剧本,从苏中公学新四军连队中选调男女演员出演,演出后在根据地军民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只得应各方要求一演再演。1942年冬,日军频繁对我淮南根据地进行扫荡,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受命到前方开展反扫荡的宣传工作,音乐工作者何仿跟随剧团到达六合、仪征一带活动。在开展反扫荡宣传之余,何仿按照《讲话》要求,就去采访民间艺人。民歌《鲜花调》自清朝起就在我们扬州城乡流传,何仿搜集到后进行了加工整理,并改名《茉莉花》。1957年,时任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作曲、指挥的何仿,将《茉莉花》带到北京演出,结果大获成功,流传全国。这些都说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推进抗战文化的繁荣、促进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隔70年重温毛泽东的讲话,其“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及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等基本观点,至今仍闪烁着时代的光芒,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大众的热切愿望。去年10月,中央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决定》。《决定》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要求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这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中央在《决定》中还特别强调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要求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这对我们新四军研究会和联络站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大力弘扬好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和广大军民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有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即重视运用文艺形式来反映和宣传,以增强感染力和效果,在这方面我们扬州做了一点探索。两年前,我们积极支持有关同志与上海有关影视公司在宝应拍摄了《小小新四军》,反映水乡儿童投身抗日、与敌斗争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在上海、扬州分别举行了首映式,在全国数个省进行了放映,赢得了好评,此片还获得了国家奖项和资金奖励。1945820日,在扬州地下党的策划下,汪伪国府专机“建国号”从扬州西郊机场飞向延安,成为弃暗投明、飞向人民怀抱的第一架飞机。对这件震撼人心的大事,我们邀请专业作家创作了电影剧本《扬州起飞》,为拍出这部片子,我们又多方联系,几经周折,最终由空军政治部和成都空军投资拍摄。仪征市大仪镇朱桥村村民徐培园今年72岁,他在多年收集整理大仪地区、邗江北山、高邮湖西、安徽天长一带抗日资料的基础上,创作了章回体小说《抗日伙夫英雄》,整部书写完有20万字,现在上部初稿10万字已经写好,是徐老用毛笔一笔一划写出的。书中的主角是一位伙夫,这位伙夫受我地下党和抗日将领陈文的派遣,只身潜入大仪的日寇据点,传递出了大量的情报,并先后营救出了500多名军民。最近,我们市新四军研究会和联络站同志专程前往大仪拜访了徐老,他给我们介绍了创作的动因和情况,还希望将他的书改编成扬州评话,我们表示全力支持并给予协调。

我们希望《大江南北》多刊登讴歌新四军铁军精神和全民抗战的民族精神的文艺作品,增强刊物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这次座谈会的召开,重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必将产生新的动力,促进刊物进一步提高质量,多出精品,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