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期●专 稿●

继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纪念八一三淞沪会战77周年

作者:江 星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发动侵华战争后的37天,又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对中国的京畿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这就彻底打破了一些人认为七七事变只是中日地区性冲突、对和平解决事端还抱有希望的幻想,认识到全民族确实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从而激起了中国全民族的空前觉醒和拼死抵抗。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规模最大、意义最为深远的会战。这次会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8月13日至22日。当时,日军的增援部队尚未及赶到上海,中国投入大量兵力,对日军猛烈还击,日军损失惨重。8月13日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张治中任总司令,负责攻击虹口及杨树浦之敌;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8集团军,张发奎任总司令,负责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以支援浦西第9集团军作战。8月1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谴责日本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表示“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同一天, 第9集团军在张治中指挥下对驻沪日军发起总攻。中国空军也参战,轰炸日军阵地。中国空军在“八一四空战”中击落日机6架,后又击落日机数十架。15日,日本正式宣布组建上海派遣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率领两个师团的兵力到上海增援。8月18日至20日,日军第3、第11师团先后由日本出发,22日到达上海以东120公里的海域。8月20日,国民政府颁发战争指导方案,将全国临战地区划为5个战区,沪杭地区为第3战区,决定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淞沪敌海军基地,阻止后续敌军登陆。

第二阶段从8月23日至9月12日。中国守军及陆续开到的援军,在水网密布的淞沪三角地带与不断登陆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几乎每一阵地均要经过拉锯式的反复争夺。双方伤亡惨重。8月23日晨,日军第3、第11师团在火力掩护下,于川沙河口、狮子林、吴淞一带强行登陆。日援军到后,自浏河起,经罗店、宝山,狮子林、炮台湾、吴淞,折入蕰藻浜、张华浜、江湾、北四川路底联成一线,实施全线攻击,使中国军队首尾难应。9月1日,日军1000余人围攻狮子林炮台,第98师一部与之激战,多数牺牲。9月5日,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宝山发起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7日,敌舰炮轰毁城墙东南一角,敌蜂拥而来,想由城墙缺口冲入,守卫宝山县城的第18军第583团第3营500名官兵,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拼死苦战,搬来断栋折梁和瓦砾缸瓮及桌椅等填补缺口,击退日军的一再进攻,以一营之力,竟坚持两昼夜。最后敌军源源增加,力量悬殊而被敌军冲入。姚子青率仅存的20余人向日军冲击,全营官兵壮烈牺牲。9月6日,日军向江湾、杨行进兵,吴淞失陷,7日宝山县城失陷。9月7日,日本军部下令将在台湾的守备部队编成一个支队增援上海。11日增派日本国内的3个师团和几支炮兵部队、空军部队到上海。由于中国官兵顽强抵抗使日军陷入苦战中,日军继续增援,投入兵力达10万之众,使中国守军逐渐陷于被动,不得不于9月12日放弃第一道防线,开始后撤。

第三阶段从9月13日至28日。9月17日,蒋介石到昆山,决定全线退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西南至浏河一线。9月18日起,双方转入阵地战。中国军队向虹口、杨树浦一带敌军阵地攻击,击退了罗店北面和浏行公路两侧敌军的进攻,并收复村庄数处,日军受伤甚多。在闸北又击退了进攻北站的敌军,打退了在陆家嘴企图登陆的两艘汽艇。19日、20日,敌军在江湾、市中心等处进攻均未得逞。21日起,浏行的激战开始。早晨敌军从杨行方面以重炮猛击我方阵地。此后战事的重心主要在浏行、罗店之线。敌军不断猛攻,守军奋力还击,一直延续到9月底10月初。

第四阶段从9月29日至11月11日中国军队撤出上海。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第9、第13、第101、102、107、114师团,116师团的1旅团及台湾军等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主力舰“长门”号、“陆奥”号及大批军火先后抵沪,至此,日军投入兵力达20余万人。9月28日,日军发动又一次总攻,主力指向罗店、浏河一线。10月24日,敌调主力部队,对我大场、新泾桥猛攻。26 日,日军进入大场,并沿公路向西推进。大场失守后,形势急转直下,闸北、江湾等地部队奉命向沪西转移。原守闸北的88师第262旅524团担任掩护,团长韩宪元在掩护撤退中,中弹阵亡。副团长谢晋元率领第一营继续留在闸北掩护大部队撤退,他们穿过猛烈的炮火,转入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仓库楼7层,系钢筋水泥筑成。27日下午,大部队安全转移,谢晋元所率的一营400余人(号称800壮士),与全军失去联络,成为孤军,坚持抵抗。日军包围了四行仓库。28日拂晓,一位战士把手榴弹捆在腰间,从六楼窗口,纵身跳入敌群,与敌数十人同归于尽。敌多次进攻,都被击退。10月31日深夜,困守四行仓库的孤军,奉命突破敌人火力网,撤出四行仓库,转入租界,壮士们奋斗4昼夜,歼敌百余,自己也牺牲了百十余人。11月5日拂晓,日军利用大雾、大潮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嘴登陆,对淞沪实施迂回包围。中国右翼军部分沿海守备部队已抽调支援市区作战,猝不及防,阵地相继失守。11月6日日军第10集团军占领金山,力图与上海派遣军达成合围。蒋介石被迫于1937年11月8日下令全线撤退,日军于11月12日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至11月12日结束,历时3个月,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方针,发动事变时“3个月内可以灭亡中国”的“豪言壮语”,在中国军民的英勇抗击下成为“梦呓”。

淞沪会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组织即提出“上海党的基本任务是在保卫上海的共同目标上切实与当局及各党派合作,把上海广大市民,特别是基本群众迅速组织与动员起来,争取抗战胜利”。各个系统的共产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利用公开的身份,动员周围的积极分子,尽可能多地影响和组织群众,投入到抗日救亡之中。上海人民以各种方式支援前线。各界群众都组织了救亡协会,开展宣传、募捐、慰劳等活动。全国各界民众、海外华侨也积极支援淞沪抗战。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就第二次合作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艰难谈判,由于蒋介石出尔反尔,就红军改编问题设置重重障碍,一直达不成协议。“八一三”事变发生后,他着了急,需要红军出兵前线牵制敌人,终于在8月19日同意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设立总指挥部,下辖3个师。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南京政府不派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只向八路军总部及3个师各派一名联络参谋。军队中的副职从副师长到副排长,都由中共自行选派。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全文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就《宣言》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同时,国共两党就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问题达成协议。9月28日,蒋介石任命叶挺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11月12日,经中共中央同意,叶挺开始组建新四军军部。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正式成立。

此后,中国抗日战争除由国民党军队承担的正面战场外,在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就出现由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辟的敌后战场,使日本侵略军陷入腹背两面受敌的境地。中国军民经过8年浴血奋战,在苏、美等同盟国的支持、配合下,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7周年。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抗战精神,真是惊天地,泣鬼神。这种精神源自我们民族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弘扬这种精神是人们对抗日战争的最好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