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期●缅怀篇●

战争年代里的 “杨家渡口”

作者:李志坚 整理


江苏海安的青云乡曹庄村的西北角(现大公镇王院村22组),曾经有个渡口,人称杨家渡口,因撑渡船的人家姓杨而得名。那时候,从这里南到海安,北到富安,30多里长的河面上,仅在贲家集小镇有一座桥,要过河只有靠渡船。为了方便行人,杨家的远祖杨家才,就撑起了渡船,以后传给第二代杨惠春,第三代杨贞祥,第四代杨龙鉴。

杨家渡向南五六里有个大灯庙,向北五六里有个九里庵。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两个地方均驻了“和平军”。一次,九里庵的“和平军”将渡船抢走,扬言:要拿回船,需罚30斤豆油,50斤猪肉,理由是放新四军过河了,后请当地名人陈大德说情,改为罚20斤油,20斤肉,才将船撑回。没过多久,大灯庙的“和平军”也来骚扰敲竹杠,同样,也交了豆油和猪肉,方才拿回船。1938年,30岁的杨贞祥,刚用渡船送一名新四军侦察人员上了岸,就遇上了敌人用枪扫射,杨贞祥被吓得病亡,留下了3岁的儿子杨龙鉴,小名叫“晚儿”。

1946年,杨惠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村农会会长,成为我党的地下交通员。每逢夜间,如果有人在他家的窗口轻轻地问:“晚儿在家吗?”“晚儿在家吗?”这便是游击队和杨惠春联络的暗号,只要一听到这句暗号,杨惠春便立即披衣起床,用船送游击队员过河。一次,新四军的通信员周大个,夜间过河,刚要上船正好遇到自卫队,杨惠春将周藏在牛棚的稻草堆里,自卫队未查到,但又不死心,便在杨家附近设防,直到深夜才撤离。周大个星夜登程赶到南奠庄,将情报及时送到,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

1947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游击队干部张静、周明城等同志从这里经过,由杨惠春儿媳姜长云撑船,杨惠春在岸上负责警戒。当船行到河心时,杨惠春突然发现对岸公路上,从贲家集方向来了一队敌人,如果不将船立即召回,我游击队员一上岸,必将与敌人相遇,敌众我寡,于我不利。倘若一喊,就会暴露目标。怎么办?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杨惠春当机立断,棉衣也顾不上脱立即潜入寒冷刺骨的水中迅速将船拖回。就在我游击队员撤回东岸的瞬间,敌人发现了我方的人影,就疯狂地向河东开枪扫射,由于撤退及时,我游击队员安全脱险,无一伤亡。第二天,敌人对杨家渡船进行了搜捕,以“通匪”的罪名,将杨惠春和姜长云抓去。杨惠春在狱中坚贞不屈,敌人无奈,于1948年9月将杨惠春杀害于义信桥口。姜长云被吊打得死去活来,尿屎在裤,右臂脱臼,造成终身残疾,关押72天后,被游击队营救出狱。

杨惠春死后,渡船就传到杨龙鉴手上,那时他才十三四岁,他撑船撑到解放,撑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直到交通发达,无需渡船为止。

杨家几代人为革命作出了很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