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捧回“联合国人居奖”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说:城市是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读到它的抱负。
扬州,就是一本厚重的大书。今天,这座城市的新抱负,写在古城和新区的和谐中,写在蓝天碧水和城市的神韵中,写在市民百姓自信的微笑中……
2006年10月,扬州又捧回了世界人居奥斯卡奖——“联合国人居奖”,不仅是对扬州过去五年城市建设的最高褒奖,更是对扬州城市精神和“以人为本”写和谐的认同。不少人探问:扬州赢得世界“人居奥斯卡”的真谛是什么?
这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范本
由古运河东关古渡出发,经“双东”历史街区、文昌路,再到双博馆、体育公园、火车站走一走,“唐宋元明清,从古走到今”,你就能知道什么叫传统与现代、新城与古城的和谐。老祖宗留下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和扬州人用双手创造的新城西区如此合拍地融合在了一起。许多中外嘉宾目睹扬州古城与新城,盛赞“古得经典、新得现代”。
五年中,扬州人用“护其貌、显其颜、保其韵、铸其魂”对历史文脉与传统文化加以保护、发掘和传承,留住一座城市的血脉和气质。在建筑风格上,充分利用“建筑方言”:张扬了城市个性,融合了古建筑精髓与现代技术,避免了新城老城“两张皮”,成为一个功能协调的整体。仙鹤寺门前道路的改造中,路要拉直的话,寺就要拆去一半。对此,决策者没有丝毫的犹豫,选择了“路让寺”。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和谐故事在五年城市综合整治中处处可见。难怪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在痛陈城市“个性危机”时,大赞扬州由于实行严格的建筑控制,完好地保存了明清以来美好的城市风貌。
如今,人们到城市主干道上去看一看,银杏、垂柳、香樟、女贞写下了“绿杨城郭”年轮。仅五年间绿化面积就净增610多万平方米,改以往“见缝插绿”为“规划建绿”,重点构建“五纵、五横、五块”城市绿化生态网络。
五年来,扬州“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将打造“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之中。如今,从企业到园区,从园区到生态区,扬州人用一道道“保险网”构起了严密的生态保护体系。
滔滔的江水、悠悠的运河、潺潺的活水把扬州打造成为一座灵动的水城。五年来,该市先后投入12亿元,引清水,截污水,疏河道,砌驳岸,将城市河网连成一片,初步展开了“夹岸垂柳桃花”的优美画卷。
法国总统希拉克多年后回味扬州之行时说,“美好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因为扬州现在要的不仅仅是“指标城市”,更重要的是创建成国际性的“最适宜人居城市”、“人性之城”,而这最具内聚力和吸引力。
朱自清后人等移居扬州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我是扬州人》,让扬州人对这位“老乡”别有一种感情。但自从1947年朱自清的最后一位后人离开扬州后,朱家就再没有人生活在扬州。2005年初,在朱家阔别扬州58年后,朱自清孙子朱晓涛辞去太原的工作,在西区月亮园小区买了房子,合家又回到扬州定居。
也许是生活的巧合,小区荷塘边建有一尊朱自清雕塑,让人立即联想起朱自清的经典名篇《荷塘月色》。平常朱家人在小区中散步,不知不觉就走到这里,好像朱自清还生活在他们身边。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扬州越来越吸引朱家人,长兄朱晓明也被扬州迷上了,目前正考虑移居到扬州来。
朱家人对如今的扬州赞不绝口。朱晓涛父亲朱闰生说:“扬州现在的变化太大了,跟我小的时候那就不用比了,就是跟我2002年来的时候,也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环境这么好,城市这么美,火车通了,大桥通了,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
1946年,朱自清写《我是扬州人》一文时,文中还特别写道:“扬州真是衰落得可以啊!”先生对当时扬州的衰落发出了深深的叹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近60年后,朱自清的后人重回扬州定居,日新月异的扬州使他们对故乡充满了热烈的爱和深深的赞美。
像朱自清后人一样,祖籍扬州的香港九龙居民胡开荣也在金湖湾和奥都花城各订了一套房子,“今后就在扬州养老了”。他说,20多年前,举家搬到香港的时候,扬州还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城市,现在扬州是中国最宜居的城市。
同样,扬州还吸引了很多老外来此定居。春江社区的居民说,小区有近百名韩国人在此定居,空气飘着泡菜味,简直就是“韩国村”。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前院长厉以宁,获悉故乡扬州喜获“联合国人居奖”后,感奋之余特赋七绝《扬州秋日》致贺:
西风早报稻香时,绿在芜城秋去迟;盆菊窗花街两侧,宜人民舍展新姿。
幸运女孩开妍:我们家洒满阳光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二年级学生开妍,这个见人一脸笑的姑娘被大家称为“幸运女孩”。200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天,胡锦涛总书记到她家去过,跟她合影,还为她题字:“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新华社曾向全国播发胡锦涛总书记与开妍谈话的通讯《我想对胡爷爷说……》。
开妍说,“这几年,我们家最大的变化就是住房。2003年以前,我家住在仁丰里的一条小巷子里。那时一家三口就住15个平方米,晚上睡觉,就爬上一个低矮的小阁楼,一不小心,头就会碰到屋梁。那时,别的同学可以请伙伴到自己家作客,可我不敢,因为家里满是床、衣柜和灶具,身子都转不开。住上大一点的房子,一直是我们家的一个梦。父亲是供销合作联社的歇业职工,母亲是一家企业的内退职工,要正儿八经地买商品房,难呢!2003年,市政府启动了“831工程”(市政府专为人均住房面积低于8平方米、月均收入低于300元、在扬州常住10年以上的特困群众提供的安居帮扶项目),专门为困难家庭建设“定销房”,申请、公示、摇号,当父亲的名字最终出现在购房名单中时,一家人都激动得哭了。”
开家作为“831工程”的第一批解决对象,住进了新建的黄金苑小区。仅花6万多元,就购得一套65.8平方米、两室一厅的“定销房”。开妍一个人的房间就有16平方米,比以前全家人住的面积还大。新小区绿化成片,鸟语花香,还有规范的物业管理,环境一点儿不比其他的小区差。
古运河畔,有个洼字街因地势低洼得名。一条长约400米的正街,弯弯曲曲,像骆驼背一样,高低相差2米多。这里原先住着899户居民,每到发大水季节,不少家庭饱受水患。去年已有670多户居民响应政府号召,相继拆迁搬进了新安置小区。
73岁的黄德光搬进安置小区敞亮的新房子,客厅里还挂着一张洼字街的旧照片。指着那一排破烂的老房子,黄老伯回忆说,他家地势最低,下了大雨家里就要“排涝”。过去屋子里住了三代人,连烧饭的地方都没有,不得不将与邻居搭界不足1米的小巷改造成“厨房”。在门口洗完菜后,需穿过两间屋子,然后侧身才能回到“厨房”生煤炉做饭,一趟一趟来回走,十分费事。“做梦都想搬进新小区呀!”黄德光说得好,“眼睛一眨,这好日子就来了!”
像开妍、黄德光这样的家庭,老城区有1900多户,他们从老街深巷中搬了出来,住上了新房。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为解决这一问题下了多大的决心、出了多大的力气,老百姓最清楚。可以说,在住房这样的大问题上,扬州的经济困难家庭分享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扬州也同样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第二个家”。市政府出资建设了1600套建筑面积8.6平方米的住房,解决了他们居无定所的问题,让他们享受到与市民平等的待遇。
让低收入者实现“安居”梦
前不久,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作客中央电视台《今日关注》节目,与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今日关注》节目主持人鲁健一起,就“低收入者能实现安居梦吗﹖”这一话题,面向全国观众畅谈扬州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成功经验。
季建业说,“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人们安居了,家庭和谐了,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现在城市里有一些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靠自己的力量买房比较困难,有的市民讲,光靠自己的力量‘八辈子都买不起房’。对此,政府应该统筹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寻求一个方法,向弱势群体和中低收入者提供住房保障。
“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一直牵挂着党委政府的心。为让居者有其屋,我市对人均住房面积8平房米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市区常住户口10年以上困难户推出‘831工程’,圆了贫困家庭的‘安居梦’。从2003年起,又精心打造廉租房、定销房和限价商品房,为弱势群体提供住房保障。对居住在‘城中村’中的农民,我市建设了7902套、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的集中安置小区。”
季建业深情回忆2002年10月他到扬州老城区考察的一段经历:一间破房里,一个老太用颤抖的双手握着梯子,她的老伴正登着梯子在修补屋顶。冬天来了,他们要把破漏的屋顶补起来。家里住了5口人,只有18平方米,住了40多年。季建业说,这件事对他“刺激很大”,回头就找相关部门开展调查,调查发现,当时扬州人均10平方米以下的有三四千户,人均8平方米以下的有两千户左右。为解决这部分人的住房困难,市委、市政府定下一个方案,叫“831工程”,就是人均居住面积8平方米以下、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在扬州居住10年以上的,政府拿钱给他们造房。当时卖给他们的房价是790元/平方米,是当时经济适用房价格的一半,不到商品房价格的1/3。
这几年,扬州市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住房保障体系的改革,力求多层次地解决住房问题:一是通过廉租房解决最低生活保障线上的这部分人的住房保障。廉租房由政府来造,分配给他们住,像建在古运河畔幸福小区的廉租房,房子不错、景观也美丽;二是通过“定销房”、解困房来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第三个方面,通过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限价商品房,解决另外一些低收入者的住房;还有就是通过商品房解决中高收入者的住房。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认为,扬州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分层解决、有效解决了各阶层群众的住房保障问题,特别是使低收入者实现了“安居”梦想,其实践为全国许多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应在全国加以推广。
大家变小家 小家变大家
建设,使扬州变大变美;情感,又使这座城市“变小”变亲。开怀的、热情的、自豪的笑容使扬州成为一座“爱心之城”。
“打开家门”的扬州人,让四方宾朋感受“人居扬州”的魅力。
去年的“十一”黄金周,扬城市民将在自家庭院中兴建的“私家园林”向外地游客免费开放,一下子成为扬州旅游的新亮点。从幽深的古巷走进东关街167-7号,杜祥开先生家的“祥庐”令人眼睛一亮——袖珍园林玲珑别致,曲径山架,粉墙黛瓦,绿萝蔓爬,小桥流水,处处彰显着主人的匠心独运。再走进木香巷3—2号徐鹏志家的“木香园”,角亭、假山、瀑布、拱桥、鱼池,一派天然雅趣。
祥庐、木香园、来仪园、真赏园……黄金周里,园主们打开家门,热情接待四海宾朋,嗓子讲哑了,各种精心准备的小礼品送光了,但他们感到了真正的“七天乐”,因为他们向外地人展示了古城,展示了扬州人的幸福生活。
另一方面,在城市的建设中心也有不足之处,一些地区的脏乱差,给美丽的城市乐章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
“经历了千年风雨的文昌阁依然这么壮美,可周边环境太脏太乱了。”外地游客的一句感叹深深刺痛了“扬州好市民”王培华的心,她就召集了11名大伯大妈,自己掏钱为大伙临时做了个“志愿岗”红袖章,一起来到文昌阁周围捡垃圾、整理自行车、劝离流动摊贩,成为文昌阁周围第一支市容志愿者队伍。
“红马甲”的队伍很快壮大到200多人,一只方便袋,一块抹布,随身携带,他们义务值勤远不止文昌阁,在这座城市里发现不整洁之处随时清理,身后留下一片称赞。一块抹布凝聚的是爱城如家的精神。省委宣传部在评点“红马甲”现象时,将“红马甲”称之为扬州城市文明的一种品牌,一种象征。
著名城市文化专家、南京大学教授张鸿雁评价说,在国内,能像扬州这样依然鲜明地维持着城市文化符号的城市很少,“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所以走出诗词,成为中国的记忆,乃至世界的共同记忆,凭借的不仅是2500年的文化传承,更有植根民心的心理价值资本。
把“人”字放大一变是绝活
随着城市人口和建房规模不断发展,城市出现紧张,旧城区居民就难奢望住上经济适用住房,加之城市交通负荷重,老城区私房密集,严重制约着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
对此,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东联西进南下北拓”战略,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发展思路,对城区古建筑资源进行整合,统一拆迁改造、规划建设居住社区,实现城市建设和古城保护的有机结合。成片开发、分步实施、滚动推进的保护和开发方式,使千年古城改变了面貌。
荣获世界人居奥斯卡奖“联合国人居奖”,不仅是对扬州过去五年城市建设的最高褒奖,更是对扬州城市精神和“以人为本”写和谐的高度认同。以人为本、和谐建设、科学发展,不与人家比高楼、不与人家比规模、不与人家比洋气,而比特色、比秀气、比大气,比自己的鲜明个性和独特的竞争力,适时启动了一座千年古城的奔跑。原先的破旧民房变成了一个民居世界,东圈门成为游客们了解扬州的“窗口”。拆除棚户区后的古运河两岸现已建成公共绿带,成为一条人文之河、生态之河、繁华之河、欢乐之河。
扬州的巨变直观地反映在老百姓的笑脸上,安居才能乐业,居民有其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有了小家的稳定,才有大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