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阅读有关革命历史书籍时,经常看到“中原革命根据地”、“华中抗日根据地”、“华东解放区”的称谓,它们当时包括哪些地域范围?请你们介绍有关历史资料,以解惑释疑。
读者 闻忠元
闻忠元同志:
现将你来信中提出的这一问题,作一介绍供你参考。
中原,是个地域名称。《辞源》解释“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中原地域辽阔,北、西、南三面,太行、伏牛、桐柏、大别诸山环抱。境内江河纵横,淮、洪、汝、沙、洛、卫、白、沁、丹等水,分属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水系。丰富的物产和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得中原地区自古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宋史·李纲传》说:“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成语“逐鹿中原”、“问鼎中原”,更是直接把中原视为中心或天下的代名词。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十分重视这一地区。早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中原地区的鄂豫皖边曾是中共的老根据地。鄂豫皖边的党组织,在党的“八七”和“六大”决议的指引下,于1927年冬到1930年春,先后发动了鄂东北的黄麻起义,豫东南的商南起义,皖西的六霍起义,分别创建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地处国民党统治的咽喉,东慑南京,西对武汉形成包围态势,尤使蒋介石感到威胁。从1930年冬到1934年初,国民党先后对该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围剿”。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后,留下一部分武装,重建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抗日战争时期的鄂豫皖抗日根据地,地处武汉外围,以鄂东、鄂中、豫南为中心,东起安徽省之宿松、太湖及江西省之彭泽、瑞昌,西迄湖北省之宜昌、当阳,北自河南省之叶县、舞阳,南抵湖南省北部之幕阜山麓、洞庭湖畔。抗战时期,初称豫鄂边区,后称鄂豫边区,再后又称湘鄂豫皖边区、鄂豫皖湘赣边区。为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新四军第五师兼湘鄂豫皖军区活动区域。
华中,一般指中国中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广大地区,其中很大部分也是中原地区。抗战时期,这一带是新四军主要的活动区域。抗战初期,这一地区党的工作由中共长江局及中共东南分局领导。1938年秋,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发展华中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定撤销长江局,成立中原局,由刘少奇任书记,统一领导长江以北、陇海路以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长江以南地区党的工作由新成立的南方局和由东南分局改成的东南局领导。1940年5月,中共中央同意中原局改称华中局。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决定撤销东南局,这一地区的工作,包括由新四军开辟的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工作,统归华中局领导。
1945年9月,中共中央为贯彻“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决定中共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北移山东,苏皖解放区成立中共华中分局。新四军第五师活动的地区,成立中共中原局,并成立中原军区,撤销新四军第五师番号。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首先从进攻中原解放区开始,中原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分几路胜利突围出去。苏中七战七捷后,华中分局北移山东,与华中局合并,成立中共华东局,统一领导华中、山东两大解放区的工作;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1947年夏秋,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转入外线作战,驰骋中原,将战争推向国民党统治区,先后开辟、建立了鄂豫皖、豫陕鄂、豫皖苏、桐柏、江汉等根据地。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一领导,中共中央在转入战略进攻前,于1947年5月成立了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新的中原局;1948年5月,为开创中原新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战略进攻的胜利成果,中共中央决定加强中原局,由邓小平任第一书记,陈毅任第二书记,邓子恢任第三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