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期●散 文●

井冈山,一部催人奋进的大书

作者:黄 俭



  井冈山是妖娆的。革命的英雄业绩加绮丽的自然风光,分外催人奋进。
  北京大学地球系的谢凝高教授说:“井冈山地质地貌古特,兼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嵋之秀。”井冈山啊,何止是仅有这些奇特的自然风光呢!据毕业于南昌大学旅游系的年轻导游告诉我,井冈山的风景名胜除去“雄、险、秀、幽、奇、特、美”七大特色之外,革命的人文景观最受人们青睐!它是又红又绿,绿的是山林,红的是历史,为全国众多的风景名胜所独有。最近,在看了电视连续剧《井冈山》,那无比恢弘的气势,那英勇悲壮的画面,那跌宕起伏的剧情,又使我想起两年前上井冈山时所受到的熏陶和所遇到的感人场景,至今仍在我的心田里鸣响,鞭策我,鼓舞我。
  那天,在参观毛主席故居出来后,我看到许许多多青年男女,排着长长的队伍,都想要拍一张身着红军军服的照片,那场面红红火火,够感人的。突然,在我面前闪出了一位红军女战士,啊,这不是我们单位医务室主任郑大夫吗?她身着红军军服,头戴红军军帽,走到我面前,挺认真地行了个军礼,问:“我像不像一个红军战士?”我忙说:“像,从外表着装上看非常像,但……”她不等我把话说完,就抢着说:“我还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学习红军战士,发扬井冈山精神!”
  说话间,我听到不远处传来关于参观毛主席故居之后的议论:毛泽东年轻的时候,就了不起,他心里装的是人民,你看到他住房的墙壁上所昭示的革命者首先要‘忧民之忧,乐民之乐’的抱负吧?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是一部中国的屈辱史,人民的血泪史,推翻“三座大山”,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就是抱着这种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的伟大理想,高举起革命的大旗!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秋收起义受挫,青年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原来“取浏阳攻长沙”的计划,率部进入江西,沿罗霄山脉南进,在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井冈山寻求立足点,创建革命根据地。在进军井冈山途中,不幸在遂川大汾遭到敌人的伏击,当部队行至井冈山黄坳村时,已溃不成军。这时满怀革命理想的毛泽东站了起来,大声喊道:“部队集合,我站第一名。”疲惫的士兵们也都振作起来,跟着站队,终于将这支不足千人的工农革命军带上了井冈山。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岁月里,毛泽东和朱德等领导同志,处处带头,关心老百姓和战士的冷暖疾苦,他们与战士们同住同吃同劳动。朱德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勉励自己:“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至今在井冈山上,还流传着两首歌颂毛泽东和朱德的民谣:“一根扁担哟两头弯,毛委员用它把米担,来回走了百多里,从宁冈一挑挑上了井冈山。”“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导游指着挑粮小道旁的一株古槲树对大家说,那株古槲树下,是当年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官兵挑粮上山休息的地方。每当坐在那古槲树下休息时,毛泽东总要抓住这休息的点滴空隙,给战士们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有次,他问战士:“站在这里大家能看到什么地方?”战士回答:“能看到江西和湖南。”毛泽东笑着说:“还可以看见全中国、全世界!”
  毛泽东当年为节约开支,晚上起草文稿时,只用一根灯芯的油灯,他在昏暗的灯光下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献,教育大家坚信中国共产党人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一定会胜利。他在1930年1月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诗一般的语言鼓励大家:“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黄洋界是井冈山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红军的战壕、营房。1928年8月,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赴湘南作战,毛泽东率一部分红军在桂东迎接红四军主力,井冈山留守红军不足一营,却击退了敌人一个师的进攻。红军和老百姓凭险抵抗,英勇奋战,土枪土炮齐上,柏油桶里放鞭炮,红旗飘满山岗树旁。当时,留守井冈山的红军只有一门迫击炮和三发炮弹,两发因受潮未打响,第三发正好落在敌人指挥所爆炸。吓得敌人以为红军大部队回来了,便急匆匆地连夜逃跑。毛泽东同志有一首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就是歌颂这次奇迹般的胜利的。
  在井冈山斗争两年又4个月中,牺牲了5万多名烈士,留下姓名的只有1.57万人。小井红军医院一侧的无名烈士碑下埋葬着140位被敌人杀害的红军伤员,90%是无名烈士,他们的英勇就义,惊天地泣鬼神!
  当年的井冈山人口不足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物质条件极差;敌人又进行疯狂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在这种情况下,红军每天还要打仗消灭敌人,靠的是什么呢?就是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前仆后继,不怕牺牲,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一条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崭新道路。
  啊,井冈山!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的传家宝!“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确,井冈山是一部永远催人奋进的人生大书!
上一篇:高歌怀战友下一篇:凭吊“忠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