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期●老区采风●

泰兴白果,用科技撑起的富民产业

作者:张伟生

 

    “世界银杏(又称白果)看中国,中国银杏看泰兴。”中国是银杏的故乡,而泰兴又是中国银杏的集聚地,泰兴银杏的产量、品质均居全国之冠,享有华夏“银杏第一市”美誉。

“大佛指”摘下全国之冠

     “泰兴白果”以其果大、壳薄、仁饱满、糯性强、储藏期长等特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先后获得“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等称号,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著名品牌”。

早在250年前,勤劳、智慧的泰兴人就通过“龙眼”与“佛指”嫁接,培育泰兴“大佛指”这一优良品种,全市现存百年以上嫁接树6186棵,这种优良的白果树就为泰兴白果在品质优良奠定了基础。

长期以来,泰兴人按照标准化、无公害的要求组织生产,保持泰兴白果品质的领先地位。2001年,泰兴市制定全国第一个银杏标准——《泰兴白果》种核标准,并作为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同时该市被国家确定为“银杏标准化示范区实施市”。目前,“泰兴白果”无公害生产基地达5000多公顷,覆盖全市16个乡镇,常年产量在8000吨以上,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

银杏林长成长寿乐园

银杏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其抗辐射的功能堪称神奇。二战时期,日本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重创,数以万计的生物被抹去了生命,而银杏竟然在无比强大的辐射危害之后于次年春天冒出了新绿。

银杏特别钟爱泰兴这方土地,一排排银杏树就是一道道抗辐射、抗污染的绿色屏障,成为当地人延年益寿的长寿乐园。

据泰兴市老龄委提供的资料,目前,该市80岁以上的老人达3.3万多人,占总人口的2.56%,其中90岁以上的4080人,100岁以上的184人,长寿老人比例居全省前列。这些长寿人群大多集中居住在宣堡、黄桥、古溪、珊瑚、分界等10多个“银杏乡(镇)”中。

在这里,老人们大多有栽银杏、赏银杏、食银杏的习惯。分界镇南周村91岁的马万元,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后,都要在房前屋后的银杏树下转悠个把小时。老人乐呵呵地说,“我从小就养成了喝银杏茶的习惯,冲上几粒白果、泡上几片银杏叶,喝得健身强体。”

“小点心”成就“富民大餐”

银杏浑身是宝,集食用、药用、材用、绿化和科研价值等多种用途于一身的优良树种。泰兴市每年银杏果、叶的加工产值达2亿多元,全市农民人均从银杏产业中获得的收入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

为充分挖掘银杏的内在价值,使其富民效益最大化,泰兴市确立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产业联动、科技支撑、品牌引领”的产业发展思路,组建银杏开发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市银杏产业发展。同时,市财政每年安排800万元,用于银杏产品的开发、品牌申报与保护等,促进银杏产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攀“高亲”借“智”开发。近年来,泰兴市领导每年都带领银杏加工企业负责人赴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南京林科所等地,借“智”开发特色产品。目前,全市拥有银杏果、叶加工企业16家,形成银杏干果、银杏酒、银杏茶、银杏饮料、保健食品、工艺品等6大系列50多个品种,年消耗“泰兴白果”近千吨、干叶600多吨。

拓市场“造船出海”。一方面,该市建成占地近80亩,全国规模最大的银杏专业市场,成为苏中地区果农销售银杏的主要渠道,交易量1万吨以上,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能人兴办银杏商贸流通型企业,在各大中城市设立外销窗口。鸿宇银杏开发公司先后在上海、浙江、湖北等地设立外销窗口近10家,年销售3000万元以上。2010926日,“泰兴市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正式挂牌,为银杏系列产品又新增了一个展销平台。

泰兴市还积极开发银杏生态旅游,建成省级泰兴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方圆两公里内聚集了1.38万多棵定植银杏树,其中千年以上古银杏3棵,200年以上银杏树1600多棵。遮天蔽日的银杏树绵延数千米,亚、非、欧、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此观赏、考察后,纷纷赞叹,认为这是“自然之奇观,休闲之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