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重走父辈东进路

作者:竺路华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在一辆蓝色的大巴车里,传出了阵阵的歌声。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中新四军的部分后代,为了更深刻地了解新四军,了解东进,了解父辈们的业绩,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于2015年5月11日,从上海出发,开始了寻根之旅。

大巴车在高速路上飞快地行驶着,车厢里热闹非凡,悠扬的歌声此起彼伏。经过了近十个小时的颠簸,下午5点30分,我们终于到达了这次行程的第一站:湖北省红安县。
天色尚早, 匆匆吃完晚餐,大家急忙来到将军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上两块非常高大的纪念墙。红安出了两位国家主席和61位将军,他们的塑像按1:1的比例刻在纪念墙上,有董必武、李先念、陈锡联、秦基伟、谢富治、王树声、徐海东等。广场上正在散步的群众看到我们这些外来的客人,热情并自豪地主动向我们介绍着这些将军,介绍着关于红安这个全国第一将军县的故事。

红安原名黄安,位于大别山南麓,鄂豫两省交界处,也是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的诞生地或重建地,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中心。曾任国家代主席的董必武出生于此。他在武汉读书时拥护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纲领,参加了辛亥革命并加入同盟会;1914年在日本留学时,拜见了孙中山先生加入了中华革命党;他在民主革命中不断地探索,最终选择了马列主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1920年春创办了私立武汉中学,在学校里宣传马列主义,发展了一些共产党员;1923年冬在自己创办的武汉中学召集黄安籍学生党员开会,组建了党的工作组,并派回黄安播撒革命种子,从而揭开了黄安革命斗争序幕。

在纪念园,我们还看到这样的数字:1927年黄安人口有48万,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只剩下34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每三个红军战士中就有一个红安籍英烈。程家五兄妹参加革命,有四人先后牺牲。程启宗1927年入党,1928年9月被害于村前;程启波1927年入党,1933年牺牲于擅花乡方家畈;程启东1927年入党,1931年在黄安城遇难;程训宜1928年入党,1929年底与徐向前结婚,1931年肃反时被关押并遭毒打,逼其供认徐向前是“AB团”未果,1932年被杀害。1925年入党的夏国仪,是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1927年被捕。敌人用铁丝穿着她的乳房游街,她忍受着剧烈的疼痛和侮辱,大义凛然面对群众痛斥敌人,敌人将她的手脚钉在门板上处死,时年28岁。

周妈姆是一位普通的百姓,丈夫早年去世留下四个儿子,她将大儿子留在身边种田,另外三个都送去当了红军。在一次战斗中王树声被敌人追杀,逃到她家,周妈姆立即将他藏到墙的夹缝里,敌人把全村人赶到一块空地,逼迫乡亲们交出红军,否则就要杀光全村人,为了保护王树声和全村乡亲,她交出了自己的儿子。敌人把她的儿子绑起来,将他身上的肉一刀一刀地割下来,割一刀逼问一句,他始终回答:“不知道!”敌人在他身上割了三千多刀,最后只剩下躯壳。以后又传来噩耗,另外的三个儿子都牺牲在战场上了。周妈姆悲痛欲绝,哭瞎了双眼。1951年8月,王树声亲自到红安接周妈姆去京,准备为她养老送终,可是已经看不到她的身影。周妈姆非常坚强,为了不给别人增加麻烦,她离开了家乡,一路乞讨,最后客死他乡。光是红安妇女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烈士就有263人。徐海东家族66人被杀害,王树声家族27人被杀害。我们被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革命英烈,被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48万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被人民用血泪谱写成的历史深深地感动和震撼了!怀着沉重的心情,我们离开了这片红土地,继续寻根之旅。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七里坪,它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28军在这里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东进誓师大会就在这儿的河滩召开。长胜街至今完好保持了清末民初的小镇特色,山石铺街,青瓦出檐,整条街保留着不少革命遗址。河滩边竖着一块纪念碑,徐向前亲自题写的碑名:红四方面军诞生地。

沿着东进抗日路,走进了河南新县。这里有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和徐向前、张国焘居住的旧址等。接着我们来到安徽省金寨县,直奔红军纪念园,整个纪念园看上去有规模,有气势。馆长汪家光为了照顾我们的行程,特意安排讲解员在非工作时间为我们讲解。金寨是中国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大将军县,是洪学智等许多名将的家乡。金寨的十万英雄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在烈士纪念碑前,我们绕场一周,向先烈们表达无尽的崇敬和感激。

沿着东进之路,我们来到合肥。在市委招待所,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王传厚、副会长兼秘书长储祥林和高敬亭唯一的女儿高凤英已在等候我们。见到高大姐大家非常激动,争先恐后地与她合影留念。同行的石敏是舒城人,当年在舒城时,她的父亲才14岁就参加了新四军,因为年龄小就给高敬亭当马夫,始终不离左右,直至高敬亭被错杀,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石敏见到高大姐,两人相拥而泣,双手紧紧相握久久不愿松开。高大姐是著名的眼科医生,这么多年来老区许多人有难还是会来找高大姐,而她也从未放弃过对老区人民的帮助。

次日一早,在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领导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合肥市杏花公园,进门就见到罗炳辉将军的铜像矗立在中央。当时是早锻炼时间,我们的突然造访惊动了正在锻炼的群众,得知我们是和罗将军的女儿罗鲁安一起来祭奠她父亲的,群众非常配合。有些居民很感慨地问:“罗将军的后代过得还好吗?”人民群众没有忘记为他们浴血奋战的先辈!

离开了公园,我们来到了青龙厂新四军纪念园。这里曾是新四军云集之地,发生过一件令世人震惊的事件:早期的革命家,声名显赫的大别山英雄——高敬亭,在这儿被自己人错杀。这是件令人扼腕叹息的事件,也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件。原新四军四支队的许多干部战士受到株连,有的同志被错杀,有的被降职调离,也有一百多人被迫离开了队伍。他的警卫员万海峰在审查结束后,被送往皖南军部学习,后来成为共和国的上将。据说万海峰上将至今提到高敬亭依然唏嘘不已。他说:“这一事件从反面教育了我,对待干部的处理必须持慎重态度,要随时警惕和排除来自‘左’或右的错误路线、错误思潮的影响。”来到高敬亭的遇难处,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这儿种了一棵树,现在已长成参天大树。几位村里的留守老人热情地向我们指出高敬亭的遗骸埋葬处。万海峰上将倡议发动高敬亭以前的战友汪道涵、裴先白等募集了50万元,在东港冲村建了所希望小学,为了纪念他,取名敬亭小学。

返程途中,大家难捺激动的心情,在告别这片父辈们为之奋斗过的土地时,再一次唤起了大家心灵深处的记忆: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有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用鲜血和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安宁和幸福。父辈们的足迹清晰可见,他们的血没有白流!让我们这些后人,继承他们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