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的前身,是1936年创办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其主要任务是训练军队的干部战士、各抗日根据地的干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和海外爱国华侨青年,使之成为抗战的骨干力量。1938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简称抗大一分校);13日,中央军委任命何长工为抗大一分校校长,周纯全为副校长;25日,抗大一分校在陕西省延长县召开成立暨东迁动员大会。随后,抗大一分校东迁晋东南敌后办学10个月,培训学员3237人。
为适应抗战形势的新需求,更好地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巩固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中央军委命令抗大一分校到山东敌后办学,就地培养山东部队的军政干部。同时,任命周纯全为抗大一分校校长,李培南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韦国清为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1939年11月15日,抗大一分校1370余人从山西省壶关县神郊村出发东迁山东。抗大一分校出山西、进冀南、跨鲁西,横穿平汉、津浦铁路,行程3000多里,于1940年1月5日到达沂蒙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山东省沂南县孙祖乡东高庄。1945年10月8日,抗大一分校从费县出发,经莒县、诸城等地到达黄县(今龙口市),随山东八路军乘船渡海挺进东北,并于1946年2月在吉林省通化归属抗大总校建制,编为东北军政大学第三支队。抗大一分校成立七年多以来,在沂蒙抗日根据地学习、工作、战斗近六年,敌后办学、培养干部,对日作战、打顽扫匪,为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敌后办学,为沂蒙抗日根据地培训干部
沂蒙抗日根据地是指胶济铁路以南、津浦铁路以东、陇海铁路以北的中心地带,主要包括鲁中、鲁南和滨海抗日根据地。1940年1月,抗大一分校到达沂蒙抗日根据地时,沂蒙抗战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各抗日根据地普遍缺乏干部,抗大一分校的到来,为沂蒙抗日根据地建设增添了生力军。
抗大一分校到达沂南孙祖后,随即进行办学准备,筹备办学事宜。1940年3月初,抗大一分校在沂南县东高庄举行开学典礼,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到会并讲话。这是抗大一分校在沂蒙抗日根据地举办的第一期,招收学员2670名,学员主要是军政干部和机枪、工兵、炮兵等专业技术干部。学员分别于1940年的8月至12月毕业离校,分配到115师、山东纵队和地方政府工作。第二期于1941年1月开学,学员2524名,主要是军政干部、地方干部以及炮兵、工兵、机枪和测绘等类干部。学员分别于1941年4月以及7月和8月陆续毕业。第三期于1941年8月下旬开学,学员1299名,二、三、五大队学员于1942年4月5日举行毕业典礼。第四期于1942年5月举行开学典礼,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到会讲话,学员1300多名。本期教学时间最长,经过一年半的军政训练和整风学习,于1944年3月16日毕业。第五期于1944年6月5日开学,学员645名,1945年5月9日毕业离校。为适应大反攻的形势要求,抗大一分校根据党中央“使我军扩大一倍数倍”的指示,迅速将6个学员队扩大为3个大队,招收第六期学员并于1945年9月2日在费县城内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学员1200多名。这是抗大一分校敌后办学七年来第一次在县城举行开学典礼。10月8日,抗大一分校遵照上级指示,从费县出发,向黄县(今龙口市)开拔;11月1日,随山东八路军乘船渡海挺进东北,开始了新的征途。
1940年12月,为培养大批抗日民主政权的基层干部,以供抗日根据地建设需要,山东分局决定让抗大一分校承担培养县、区、乡三级政权干部的任务。为此,抗大一分校自第二期开始将二大队改为建国大队,专门训练地方干部。课程内容是根据地方干部和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需要而精心安排的,主要包括政治课和军事课两部分。政治课重点学习社会发展史、土地政策、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文化教育政策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等。军事课主要学习《论持久战》,重点是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建国大队每期学员500人,学习4个月,共办4期。第一期于1941年1月初开学,4月上旬毕业,全部回原单位工作。1942年3月,抗大一分校撤销建国大队建制;7月,抗大一分校抽调部分干部和教员与山东省财政经济学校合并成立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负责培训地方干部。
城市青年队是抗大一分校为山东分局城工部代训的,学员主要是地下党组织通过秘密交通线由北平、上海、济南、青岛等城市选调的进步青年,其中济南的学生最多。学员文化程度多数为初中、高中,少数为大学;主要学习中共中央有关城市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策略,毕业后由城工部接回并分配工作。城市青年队总共办了两期,第一期于1943年9月开学,1944年1月毕业;第二期于1944年2月开学,8月毕业。
1942年以后,沂蒙抗日根据地内的伪顽势力逐渐减弱,与日军直接交战增多,鉴于我军兵器火力较弱,山东军区和115师要求进一步加强近战、夜战训练,以便在与敌短兵相接中夺取胜利。为适应部队实践需要,学校还派教员到部队开办刺杀训练班、机枪射击训练班、火炮训练班等。
抗大一分校在沂蒙抗日根据地办学近六年,经常流动于费县、沂南、沂水、蒙阴、临沭、莒南、莒县、新泰、莱芜等广大乡村,训练了14000余名党政军干部,为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巩固、扩大和发展,发挥了骨干性作用。
参加军事斗争,巩固发展沂蒙抗日根据地抗大一分校到达沂蒙抗日根据地时,根据地面临着“扫荡”与反“扫荡”、“清剿”与反“清剿”、“封锁”与反“封锁”、“蚕食”与反“蚕食”、“伪化”与反“伪化”、“摩擦”与反“摩擦”的多重斗争,敌我斗争尖锐紧张,战斗激烈频繁,环境非常艰苦,局面复杂而严峻。为适应这种特殊环境,抗大一分校采取教学编组与军事编组相结合的措施,既是教学单位,又担负战斗职能,参加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斗争,为保卫、巩固、扩大沂蒙抗日根据地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0年6月,山东党政领导决定组织发动消灭根据地内的伪顽势力的反顽战役,巩固抗日根据地。此时,抗大一分校刚从外线回到根据地,住在沂水垛庄(今属蒙阴县)。垛庄周围的许多村寨被地方顽固派和反动会道门黄沙会盘踞,他们自称国军,却与日伪勾结,残害抗日军民,经常制造摩擦,阻挠抗日活动。此次反顽,抗大一分校担负歼灭垛庄南山一带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组织的反动会道门黄沙会的任务。抗大一分校受领战斗任务后,对伪顽情况作了周密侦查分析,认为垛庄周围的伪顽势力小股者居多,侍郎宅之敌则起着“蛇头”作用,一旦斩断,其他伪顽将会土崩瓦解。侍郎宅是个比较坚固的土围子,围墙一米多厚,五六米高,仅凭机枪、手榴弹是难以攻克的。工兵教员赵志坚提出用挖地道送炸药的办法炸毁寨墙,分校领导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抗大一分校会同攻坚部队把敌人围在据点内,经过秘密掘进,用棺材装满炸药,乘夜幕通过地道送入寨墙下炸出10多米长的豁口,攻击分队迅速突进寨内,很快消灭了顽敌。
抗大一分校多次参加沂蒙反“扫荡”,牺牲最大、贡献最大的当属费县大青山突围。1941年冬,日军集中5万兵力采取“分进合击”“铁壁合围”等战术以及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沂蒙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企图彻底摧毁沂蒙抗日根据地。反“扫荡”中,山东军区给抗大一分校的任务是在东西蒙山一带活动,坚持内线斗争,配合外线主力部队打击敌人。为统一蒙山地区的指挥,上级决定抗大一分校与蒙山警备区由周纯全指挥,一分校训练部长袁也烈兼任蒙山警备区司令员。11月4日,日军开始对沂蒙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分校领导率领训练部、五大队跳出东蒙山南部后,活动于芦山至蒙山北部一带,日军跟踪而至,五大队乘敌之隙,夜间穿过封锁线,跳到泰莱山区以及沂水北部,又从沂水北部到蒙阴北部,再到泰南及新泰。28日傍晚,奉115师首长命令,校长周纯全率训练部、五大队等由泰莱山区返回沂蒙中心区休整,并于29日拂晓到达东蒙山东南部的大青山一带。分校决定二大队由中蒙山移驻东蒙山,三大队、五大队原地休整待命。30日拂晓,情况突变,大青山东北、西北、西南方向枪声大作,敌人形成大规模合围大青山地区的态势,分校领导立即派兵抢占有利地形,阻击敌人。这时,发现山东分局、省战工会、115师机关以及《大众日报》社、姊妹剧团、医院、被服厂等单位2000余人向大青山迎面而来,形势异常危急。校领导周纯全、李培南、闫捷三等研究决定,迅速组织力量,扼守要点,阻击敌人,主动承担起掩护领导机关向西蒙山突围的任务。周纯全命令五大队不惜一切代价,派出得力中队掩护领导机关突围;闫捷三负责组织突围。五大队大队长陈华堂、政委李振邦立即派出战斗力最强的二、三中队,分别抢占梧桐沟、大山顶北山口高地,阻击敌人。闫捷三率领分校警卫连和山东纵队特务连向西蒙山方向冲去,顽强地撕开一个突破口,掩护突围人员迅速通过。大青山突围,抗大一分校虽然牺牲了300余名干部和学员,但他们用热血掩护抗大一分校3000多人的干部、学员和山东党政军机关、115师机关等2000多人的领导机关、行政后勤人员共5000余人突出重围,为沂蒙抗日根据地以及山东抗日根据地乃至全国抗战保存了大量干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