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中国共产党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坚持其独裁统治。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我华中野战军在司令员粟裕、政委谭震林领导下,奋起反击,发动了著名的苏中战役,取得了七战七捷的伟大胜利。
苏中战役是在正确判断敌我战略态势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1946年5月,国民党在华中周围集结了约40万兵力,企图攻占华中解放区。粟裕经反复研究,认为:在内战爆发初期,各战略区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作战阶段。敌人在力量上虽占优势,但我们有大块巩固的根据地,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有空前广阔的内线作战战场,必须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遏制敌人在解放区长驱直入,顿挫敌人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各战略区之间,在战略上互相配合,不宜过早地作战役性配合,更不宜过早地举行大会战。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华中野战军形成了初期作战的战略构想:主要作战方向应先在内线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后转移至外线作战。5月5日,粟裕与张鼎丞、谭震林发出致陈毅并中共中央电报:“我们已集中六、七、八纵队于苏中地区,并拟于五师战斗大爆发时,不待苏中顽军之动作,而先行发动攻势。”31日再次电报:“估计顽主力将以苏中为主要进攻方向。以现有之六、七、八三个纵队之力量,只能打一个战役,要连续打下去,必须增加新的力量。我们要求山东在整个战役上应让华中先在苏中取得一二个战役的胜利后,再转移兵力。”并将华中军区作战部署报告中共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
6月7日,粟裕率领华中野战军指挥机关从淮安赶到苏中的东台前线,投入了紧张的战前准备。1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华中分局并告陈毅电,同意华中军区的作战部署,指出:“我必须用一切办法歼灭敌人于南线,保卫九百万人口的南线各区。”陈毅也于12日电示:“请分局根据此方针执行。”
粟裕权衡在苏中和在淮南作战的利弊得失,认为在苏中打一仗再西移主力部队于淮南更为有利。苏中是新四军的老根据地,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又与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地区隔江对峙,把战争初期的战场选在苏中地区,不但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政治优势,克制敌人的军事优势,可以打乱敌人在解放区长驱直入的战略部署,还可以为整个解放战争积累攻防作战和大兵团作战的经验。6月27日,粟裕给中共中央军委、陈毅军长和华中军区发电,再次提出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的建议。
苏中战役是在中共中央调整了战略计划指导下发起的
6月22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全局破裂后太行和山东两区的战略计划》,征询各战略区领导人意见,要求两区部队实行外线出击的战略方针,指出:“山东区以徐州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以苏中地方兵团吸引并牵制(南)通扬(州)线上之敌,粟谭率主力占领蚌(埠)浦(口)间铁路线,歼灭三、四分区(指华中军区所属淮南军区第三、第四分区)之敌,策应北面作战。”24日,中央军委又发出补充指示,要求“粟谭率主力占领蚌浦间铁路线,策应北面作战”。2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华中分局并告陈毅、舒同的电报,指令华中野战军西出津浦线作战。“你区应以一部在苏中吸引并牵制通扬线上之敌,粟谭率主力(不少于十五个团)位于三分区,与陈舒配合,一举占领蚌浦间铁路线,并准备打大仗,歼灭由浦口北进之敌。午灰(7月10日)前完成一切攻击准备”。
华中分局接到中共中央和陈毅的电令后,第二天即电示粟裕、谭震林并报陈毅以及中共中央,表示同意中共中央26日战略计划,拟以第七、第八、第十纵队在苏中牵制敌人,以第六、第九纵队、第五旅西进,与淮南5个团共同担任淮南作战任务。就在华中分局电示的当天,中共中央华东局、陈毅致电华中分局、华中军区,指示:苏中地区可留一个纵队担任坚持和钳制,部队主力西移,准备担负淮南、津浦路蚌浦段作战任务。
粟裕对如何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陈毅的指示,以及敌我态势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又一次向中央和华东局提出,“在三分区集中大兵团作战,粮食及民夫和交通运输均极困难,如集中兵力过多,则所需粮、夫必超过当地负担,不仅影响当地,且影响战斗更大”。建议“由第五旅、淮南独立旅和第九纵队,担负淮南作战任务,华中野战军主力以扬、泰为进攻目标,以钳制顽军西移。目前我们主力都集中于苏中,民夫及作战用具都已准备完毕,如不在苏中打仗即西移,不仅对群众很难说服,即对部队亦难说服。因此,我们是否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同时,他随即召开各师、各纵队首长会议,传达讨论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指示,要求华野指挥机关在准备苏中作战的同时,做好到淮南作战的打算;会后,他立即从海安赶赴淮安,提请华中分局讨论如何执行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6月29日,华中分局将研究结果报中共中央并华东局陈毅、舒同,提出:如华中野战军主力即向淮南转移,不仅按照指定时间难以到达,且将使苏中有迅速被顽攻占之极大可能。如苏中失陷,淮南战局万一不能速胜,则我将处于进退两难境地。为此建议:“在作战第一阶段中,王陶两纵仍位于苏中,解决当地之敌,改善苏中形势与钳制敌人,使顽无法西调;至山东及刘邓主力完成第一阶段进行第二阶段时,我们再以王陶两纵加入蚌浦段作战”。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考虑了粟裕的意见,并于6月30日当晚18时同时发出两电。一电给陈毅,说华中分局意见似有理由,征求陈毅意见。一电给华中分局,指示:“部队暂缓调动,待与陈军长商酌后,即可决定通知你们”。显然,中共中央已经倾向于华中分局的建议。7月4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刘伯承、邓小平和华中分局电指出:“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根据中央的决定,粟裕加紧进行发起苏中战役的准备。7月13日,毛泽东再次为中央军委起草电报,指示:“在此情况下,待敌向我苏中、苏北展开进攻,我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起来,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然后我鲁南(山东野战军)豫北(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动加入战斗,最为有利。”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央军委对原定战略计划的一次重要调整,粟裕的几次建议,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苏中战役的实践验证了先在内线歼敌的作战方针是正确的
7月13日,苏中战役打响。13日至15日,首战宣(家堡)泰(兴),一举歼敌整编第83师2个团另两个营3000余人,取得了第一次作战胜利。这个胜利来之不易,不仅因为蒋军是4倍于我的优势,全部美械装备的精锐部队,而且是在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实现的。7月15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电文,指示:“我军在南线须准备打四五个大仗,方能解决问题”。中共中央进一步调整了原定战略计划,决定先在内线歼灭敌人,然后再转至外线作战。粟裕在不同意见争论中,逐步争取实现了内线歼敌的战略构想。华中野战军一、六两师和第七纵队主力,发扬“打得、跑得、饿得”和连续作战的作风,7月18日至21日发起如(皋)南战斗,歼敌整编第49师等部1万余人。
此时,蒋军调集了10万兵力向海安推进,粟裕设想主动放弃海安,以一部兵力打运动防御战,掩护主力部队休整,于是日夜兼程跋涉300余里,从海安又一次赶到淮安,请求华中分局集体讨论,得到华中分局的同意。从7月30日至8月3日,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用3000多兵力抗击5万多蒋军的轮番进攻,以伤亡200多人的代价杀伤敌军3000多人,创造了敌我伤亡15比1的新纪录,同时第一、第六师主力部队按计划进行了休整。8月1日,粟裕第二次建议第五旅以及华中军区特务团迅速东移苏中参战。粟裕再次向中共中央、陈毅军长、华中军区陈述自己的意见:华中野战军主力在战争初期,主要作战方向关系战争全局。从实际情况看,在苏中打歼灭战的条件较淮南更为有利。再次提出,五旅及特务团仍应迅速开赴东台集中。
此时,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粟裕电,询问:“一个月内在苏中再歼敌两个旅有可能否?如你们能在八月内歼敌两个旅,南线情况即将改观,那时粟可率主力转淮南作战”。8月5日,粟裕在复电中提出:“在五旅增到苏中条件下,于八月内再歼敌人两个旅是有把握的。要求五旅及特务团仍东调参战,斗胆直陈,尚祈明示”。8月6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陈毅,“似以同意粟裕意见在苏中再打一仗,然后主力西调为有利”。要求:“尽可能满足粟之要求,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这表明,中央军委已经确认苏中为主要作战方向,并接受了粟裕的建议。陈毅也于8月8日复电“同意以一、六师、七纵及五旅集中东台、海安间待机歼敌”。8月10日至11日,苏中战役的第四仗李堡战斗激烈进行之际,谭震林从淮安来到前线,与粟裕一起指挥战斗,此战共歼敌9000余人。中央军委发来贺电。8月12日至20日,毛泽东先后三次为中央军委起草电报指示:“粟部再在苏中作战一时期,再打一、二个胜仗”,“待苏中作战任务彻底完成而淮南方面又有十分必要时再行考虑西移”。
华中野战军继李堡大捷之后,又先后胜利地进行了丁堰、林梓战斗,邵伯战斗,如(皋)黄(桥)战斗,取得了苏中战役七战七捷的重大胜利。从7月13日至8月27日,总计歼敌5.3万余人。歼敌总数为华中野战军参战兵力总数的1.76倍,打出了我军的神威,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8月28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发给全军各战略区首长的电报,推广苏中战役的经验,指出:“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精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延安《解放日报》于9月12日发表社论:中原突围、苏中大捷、定陶战役这三个胜利,对于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
苏中战役是在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华中野战军在解放战争初期进行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战役,起到了战略试战和战略侦察的作用。在苏中战役中,强敌的压迫、内部的争论,随着战斗的深入发展,逐步证明了先在内线歼敌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的,初步探索出解放战争,特别是战争初期的特点和规律,为在外线集中优势兵力,开展大兵团作战,创造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作战经验,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