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期●老区采风●

“让兴化人民笑容常挂 ”

——兴化市构建解决民生长效机制记事

作者:顾桂喜 李法 袁开建


江苏省兴化市委、市政府,以“关心民生、民本”为治市之本,深入民众,倾听民声、真情关注民生,经过市委常委市长联席会议集思广义,使治市之策屡有创新。这种“一站式”服务于民的举措是兴化市构建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赢得了兴化市人民的赞誉。

急民众之急:治理水患、美化环境  
  素有里下河“锅底洼”之称的兴化市,每到雨季总会形成“四水投塘,客水倒灌”的局面。尤其是四面环水的兴化城,多次出现“车在水中开,船在街上行”的景象,兴化百姓苦不堪言。市委常委市长联席会议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为了尽快解除老百姓的水患之忧,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原先从2007年到2009年完成的治水计划,提前到2008年汛期前完成主城区工程。规定在3年之内,市政府及所属单位不再上新大楼建设项目,把有限的资金集中用到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上。由多渠道筹资3.5亿元建设的防洪工程,把城区划为8个区域,建成全长达35公里的防洪墙和排涝闸站,确保能够抵御3.5米以上的洪水。为确保治水资金及时到位,每年由财政投资1000万元,用以新建维修农村的排涝设施,筑牢“防洪长城”。由此,治水工程使35万人受益。
  在建设城市防洪工程的过程中,兴化市还将治理水患与美化景观和给排水管网相结合,对两侧的沿河进行了驳岸改造,建成了10公里长的沿河绿化风景线。结合建设防洪工程,兴化市仅去年一年就新建了板桥竹石园、森林公园、人民公园等三个主题百姓公园。每个公园的绿色长堤都是经过绿化、美化的防洪墙。兴化城区的每一条河流都落实了水上环卫队,负责河面的保洁。从去年至今,兴化市用于治理水环境的资金达到3亿元。全市还出动20万农民清洁河道1.2万条、清洁河道长度4700公里,确保了河道水质清洁。
  为解决城区居民行路难的问题,从去年初开始,市政府投资了1700多万元,对762条后街背巷进行了整修,赢来百姓一片赞扬声。
  提高125万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是兴化市委市政府解决农民问题的着力点。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奖励办法》,由市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对在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中成效显著的村进行奖励。此外,他们还对全市所有的镇村自来水进行了二次改水,其费用由市财政给予补助,对个别自来水暂时不符合标准的地区,则由政府免费发放消毒药片。如今,农民安居乐业,年年粮棉丰收,真正做到了“农民脸上常挂笑容”。

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

保障体系是民生之本  
  构建解决民生长效机制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兴化市委市政府创新思维,以“四个保险”为抓手,实现并规范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使12.7万人参保;二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0多万人,参保率达95%;三是对凡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均可参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办法,参加居民医疗保险,以政府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办法,消除了老百姓的担忧;四是对在校学生,人均每年只需缴纳40元,就可以享受社会保险。
  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下,市委常委市长联席会议决定继续实施了农村五保户“关爱工程”,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其中,分散供养的每人每年提高到1400元,集中供养的每人每年提高到1600元。此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由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高到210元,农村居民每人每年提高到1080元。新建了经济适用房3万平方米、安置房10万平方米,解决城区拆迁项目中“双困”家庭住房困难。 
  关注弱势群体的民生状况,是兴化市委市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市里出台了相关文件对他们实行长期挂钩帮扶,所有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与全市近万名特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定期走访,解决困难,帮助脱贫。市民政局等单位还建立了扶贫“联系卡”制度。
  近年来,兴化有大量的民工外出打工,31553名“留守儿童”成了一大社会问题。市委常委市长联席会议通过市关工委,对留守儿童逐一落实了监护对象,解决了这一“家长焦心、学校烦心、社会担心”的问题。另外,345名孤儿由市慈善总会牵头,全部落实了“社会妈妈”和“社会爸爸”。这些措施为兴化市构筑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畅通民情民生问题的“绿色通道”  
  关注民生,清廉做官,是兴化干部的一大特色。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百姓都知道有个“永不下班”的“网上市委”和“网上政府”。大到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批评建议,小到下水道不通、路灯不亮,只要您发个邮件到政府网站上的书记、市长信箱,总会得到及时的答复。统计资料表明:从2007年3月23日至2008年4月16日,书记、市长信箱计受理网上来信6274件,回复率达100%,月办结率75%。兴化市规定:两天之内,“两办”必须将网上来信整理后报送书记或市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书记、市长批示后交由相关部门或乡镇办理;5天之内,将处理结果在网上回复来信人。适合公开内容的信件及处理结果都在网上公开,普通市民可随时查看,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姓绿色通道”。为进一步提高办信效率,从去年4月底开始,市委书记、市长直接在网上将信件批转和答复。
  “风声雨声关系民生,水情路情关系民情。”去年7月9日夜里,兴化陡降大雨,不少居民家中进水,纷纷向市领导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反映困难。书记市长没顾上吃早饭就紧急召集会议,密切关注雨情。由于措施到位,城区绝大数积水在半天内排出,暂时无法排出的地段则腾出学校教室让居民们临时居住。兴化市各个部门和乡政府的网站上都设立了固定的信箱,政府办公室、建设局、农业局等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设立了专用信箱。“12345,有事找政府”几乎成了人人都知道的“广告词”,“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成为各级干部最起码的工作职责。

建立民生问题联席会议制度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脸上充满笑容”,是市委市政府治市之本。常委市长联席会议决定,由分管政法信访工作的常委牵头,建立由信访、民政、劳动保障、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解决民生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民情,会商解决问题的措施。兴化市戴窑镇林潭学校初中部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混乱颇有微词,市委书记贾春林等市领导冒雨率领市委办、市政府办、信访、教育、人事、监察、审计、财政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该校倾听民声,现场会办,解剖症结,令基层干群深为感动。
  地处兴化市东部地区的林潭学校初中部曾经是市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近10年来,由于教育布局调整和生源减少等原因,该校教学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一路下滑。今年2月以来,林潭学校一些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多次向政府网站“书记信箱”和“市长信箱”以及市信访局等投诉反映学校食堂伙食差、食堂工作人员谋取私利等问题。市委书记贾春林等市领导得知后,决定将每月一次的民生工作联席会放到林潭学校开,现场会办相关问题。据了解,造成林潭学校伙食差的原因是食堂工作人员严重“超编”。在现场办公中,贾春林书记当场作出决定:迅速清退后勤岗位富余人员;建章立制,规范财务管理;强化督查,以确保师生的利益。
  就民生工作,贾春林殷切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高度重视和看待民生诉求,善始善终、一以贯之地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进一步畅通民生诉求渠道,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进一步完善好民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集中力量专题会办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携手为构建和谐兴化建功立业。      
 

上一篇:“要勇敢”下一篇:春在千门万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