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期●散 文●

我为毛主席纪念堂添砖加瓦

作者:顾常照

1977年初夏,组织上安排我去北京中国人民军政大学学习。一天早晨出操回来,学员队长在队列前兴奋地向大家宣布:应同志们的强烈要求,学校同意并安排今天下午3点钟全体学员去毛主席纪念堂建筑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100多名从全国各地来京的陆、海、空三军学员的心情,就像往滚开的油锅里撒了一把湿盐——炸开了花,个个激情澎湃,大家为有机会直接去为建造毛主席纪念堂出力流汗、添砖加瓦,感到十分荣幸自豪。

为建造毛主席纪念堂,从1976年9月中旬开始党中央就召集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陕西、辽宁、黑龙江8省市有关专家、技师进行策划研究。当我们这些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来北京学习的学员,看见天安门广场南面被脚手架包围着的毛主席纪念堂主体工程建筑,已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在眼前时,都不约而同地萌发出期望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劳动的心愿。没想到来北京仅半个来月,这个心愿就要实现了,真是心花怒放!

我们于当天下午2点乘车出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程,到达纪念堂工地。一位现场施工指挥向我们介绍了毛主席纪念堂落基地点、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有关设计、造型、开工等情况及参加劳动的任务与注意事项后,学员们就分组进入工地开始干活。通过介绍,我们得知,从毛主席纪念堂的设计施工指导思想,设计理念,工作步骤起始,到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地址选定、方案审选以及整个工程的造型、结构、功能和广泛的细节方面,都经过反复、精密的科学考核、论证、计算,可以说达到了尽善尽美。

毛主席纪念堂工程,自开工以来,工人们风雨无阻、夜以继日,三班倒。我们在纪念堂劳动,接的是从下午3点半到深夜11点半的勤杂班,被安排在纪念堂西侧二楼建筑层劳动,任务是向二楼运送砖瓦砂浆、钢材木料等建筑材料。方法手段是肩挑、背扛、手抱和抬、推、吊运。纪念堂二楼东西南北四个层面都是如此作业,虽然人员甚多,但井然有序,只是劳作确实颇为辛劳与繁重。加上雨后不久,潮湿与积水更增添了作业的难度。在明亮的光源照射下,我们看到,75米见方的二楼整体浇灌的水泥平台、框架和顶棚早已完成,现在主要是层面内外的切割焊接和分室装隔。我们将送上来的各种材料,分别送到不同作业线的旁边。当时没有多少大型机械设备,因此许多劳作和笨重的建筑材料运送大多靠人力。当沿着斜度较大的斜梯向上运物品时,真是举步维艰,十分辛劳,不小心还会滑倒。因此,人员和运送建筑材料的上、下通道多半是分行的,避免交叉时互相影响;有些紧要地段、位置还设有专人蹲位观察、指挥、护送。紧张的劳动,快节奏的搬运,不仅使同志们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而且很快使大家变成了泥人,满身的着装鞋帽不仅湿透了,还沾满泥巴、铁锈与砖屑。然而大家没有丝毫顾及,一心只想着多干活、多出力。

我们自进了作业场开始劳动直到结束,中间没有休息过,却没有觉得累。为了多运砖瓦,我将双手在胸腹前由下而上地搂抱着红砖的同时,把下巴扣在脖颈前的砖块上。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不仅脸上涂染了砖色,下巴也被磨红了,并被蹭破了皮肤,最后不得已调换去抬钢材木料。就这样,8个小时的顶班作业很快就结束,到了深夜11点半,大家似乎还没有干够,此时新接班的一伙人马上来了,我们只好交班退出。望着自己曾经爬上爬下出过力的纪念堂主体建筑,禁不住流出了依恋惜别的泪花,同时也突然感到了腰酸腿痛、筋疲力尽,连双腿也在打颤……

此时,我突然想起一件事,迅速回头飞奔直上二楼工地,从工人师傅那儿要来了一块如扑克牌盒子般厚薄、大小的建筑钢板切割余料带了回来留作纪念。此后,我曾经多次设想将它打磨、上光、刻字,做成一块镇纸摆放在书桌,然而一直未能如愿,大概是心底里觉得还是保留着它的原貌好吧!

毛主席纪念堂自1976年11月开工,历经半年多时间于1977年5月主体工程完工,9月9日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短短数年就接纳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亿名国内外游客瞻仰、参观。如今,时间过去快40年了,每当想起这段经历,除了那不灭的永恒记忆之外,这块小小的钢板就是我曾参加为毛主席纪念堂建设的最好见证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