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期●说文道艺●

六盘流韵壮神州

——从毛泽东的《长征谣》到《清平乐·六盘山》

作者:金持衡

长征胜利至今已经过去八十个春秋了,可是,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依然闪耀着万丈光芒,鼓舞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当年红军雄豪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永远鼓舞着人们勇往直前。红军在长征途中坚强、豪迈和藐视困难的气概,战胜困难的决心,至今依然是无限宝贵的精神财富。

1935年9月,红军突破岷山天险腊子口,进入甘南。10月,由通渭北上,越过平凉,经固原大道,在青石嘴与国民党白凤翔部骑兵相遇,一战胜之。当天下午一鼓作气攻占了六盘山。

六盘山脉,在甘肃、陕西和宁夏交界处,其主峰在固原县西南,隆德县东北,是宁夏南部山区。山路曲折险窄,盘旋六道才达顶峰。到达六盘山顶的时候,毛泽东为胜利突破长征途中最后一道天险而感到无比高兴。他心潮澎湃,与张闻天、王稼祥及随从人员说古论今。他观赏着眼前的风光山色,转身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眺望着远方说:“这里真是个好地方,以后可以好好地写一写。你们看,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么好啊!”于是口占一首《长征谣》道:

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啊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口占的辞句奔流喷发自心灵深处,没有半点悲怨之气。《长征谣》还没有正式发表,已经在陕甘宁边区流传开了。它是《清平乐·六盘山》的前身。1961年应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要求,毛泽东将《长征谣》作为创作素材,先后进行了八次修改,完成了《清平乐·六盘山》的创作。这阕词也成为他词中的得意之作。词写道: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所书《清平乐·六盘山》用笔恣肆,字字洋溢着无限气韵。布局严谨,浑然天成,随心所欲又不越规矩法度;纵逸奔放,大气磅礴,刚劲挺拔,苍劲有力,仿佛与天地精神相往还,与宇宙运转相协调,使人的心灵与精神视野为之开阔。

这阕词平开舒展,为六盘山勾勒出清新画面。晴空万里,金风送爽,淡淡的白云澄彻透明。在攀登上高峰之后,长时间地眺望南飞大雁的踪影,引起许多联想。当时,雁南飞,人北行,不禁令人思念起长征路上牺牲的烈士,而羁留下来的战友情况如何呢?还有远在江南继续开展游击战斗的同志以及根据地的人民,他们此时此刻可曾听到红军突破最后一道天险的胜利消息?诗人把驰骋的想象猛然收回,以“不到”与“屈指”两句,将气势鼓到顶点,语重心长地总结上半阕。接着以“六盘”两句换头,才点出本题。词中明写攀登盛事,突出红旗是有深刻意义的。革命的红旗是胜利的象征,革命的红旗从井冈山一直打到六盘山,如今在六盘山的顶峰迎风飘扬,舒卷自如,显示了马列主义无坚不摧的成功。这个“漫卷”的“漫”字下得如此巧妙。最后以“今日”与“何时”的问讯结束全篇,在意蕴上饶有余味。

《清平乐·六盘山》全词情景交融,雄浑豪放,金声玉振,有着极强的感染魅力。当年,《中国青年报》刊登此词手稿时编者按说:“词中充满着乐观主义情绪、远大的预见和坚强的自信。它是战斗前进的胜利鼓吹曲,是振奋人心、激扬斗志的宣言书,读了它,一种无坚不摧、奋发有为的意志不禁油然而生。”又指出:“当时的苍龙早已被我们缚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早已被我们推翻。但是,对于崇高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来说,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我们面前,还有一层一层的六盘山等待着我们去攀登,还有大大小小的困难需要我们去征服。现在重温毛泽东这首词,就好像面聆毛泽东的教导一样。毛泽东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伟大豪语依然像二十几年前一样激励着我们。”所以《清平乐·六盘山》表现出来的诗意豪情,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激励意义和作用。毛泽东的诗词,反映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是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抒情主人翁典型性格形象。读毛泽东诗词也是一种灵魂的探险、艺术的创造和现实世界的艺术掌握。当我们自己的燃烧点与诗人的相等起来以后,才会拨动心弦,点燃智光。毛泽东诗词的博大可以囊括宇宙,精深可以包容古今。《清平乐·六盘山》也是一样,有情有景,情景交融,雄浑豪放。

诗人触景生情而口占的《长征谣》成为了传统诗词的原料。从长期积累的长征现实生活到偶然得之的传统诗词《清平乐·六盘山》的自然天成,可见自由体的诗,经过诗人的雕凿和加工,可以成为传统诗词的佳篇。它们在意境上有着互通的所在,可以互为借用,从而转换,并且获得成功。但是,这种转换需要按照传统诗词的规律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用词应更加准确,立意应更加精炼,韵律应更加铿锵,完全符合词的特点与要求才行。

毛泽东从《长征谣》到《清平乐·六盘山》的成功创作,为我们诗词爱好者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