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期●专 稿●

重温“狱中八条”的现实启示

——纪念许晓轩烈士100周年诞辰

作者:洪 军

在纪念许晓轩烈士100周年诞辰之际,重温由许晓轩等烈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鲜血凝成的“狱中八条”,更加撼人心魄,感人肺腑,发人深省,给人以警醒与启示。

重庆解放前夕,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的大多数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惨遭杀害。他们之所以被捕入狱被杀害,都是因为叛徒的出卖,而那些叛徒都曾是重庆市党组织的领导人。地下党重庆市委书记刘定一是一个利欲熏心、贪图享受的人,他利用职权挪用组织活动经费做生意,私生活极不检点;重庆市委副书记冉益智平时高高在上,以上级领导自居,脱离群众,表里不一。两人被捕后双双叛变,致使重庆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烈士们在牺牲前给即将在全国执政的党组织留下的八条意见,即“狱中八条”,就是由许晓轩在牺牲前提议,经狱中党员集体讨论概括,通过脱险的同志带出来的。

这八条意见为: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注意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这八条洋溢着忧党情怀,殷切希望党加强自身建设,是对党赤胆忠诚的诉说,字字质朴,句句含情,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时隔68年,我们重温许晓轩等先烈留下的“狱中八条”,可以以史鉴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但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领域,出现了权力寻租现象,金钱对权力进行腐蚀与异化,权力对金钱进行攫取与贪婪,党性原则和党纪法规被践踏,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被腐蚀,严重败坏党风政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全面推进从严治党,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齐打,取得了重大成果,赢得了党心民心。四年前,中央政治局提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经过全党上下的努力,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 ,成效显著。最近召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新的部署。这些都与“狱中八条”使命相连,精神相通,一脉相承。其立足点是一致的,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其着重点是一致的,抓好领导干部,强化党内监督;其落脚点是一致的,坚决反对腐败,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和反腐败斗争新的情况,许晓轩等烈士的“狱中八条”警世恒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许晓轩等烈士在“狱中八条”中提到的“防止领导成员腐化”、“注意路线问题”、“严格整党整风”就是指的要抓好党内政治生活,通过严格的政治生活,清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形形式式机会主义思想影响。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参加革命需要冒着杀头危险,当年的那些叛徒,在被捕之前,也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满嘴的革命道理,可是在被捕后,面对敌人的酷刑,为了苟且偷生而叛变,出卖革命同志。而像许晓轩这样的真正的革命者,因为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心甘情愿地走向刑场。白色恐怖年代,考验革命者的是枪林弹雨,是拷打关、利诱关、生死关,而现在考验共产党人的是糖衣炮弹,是金钱关、权力关、情色关。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追求奢靡生活,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严重污染了党内政治生态。仔细审视一些党员干部在信念、纪律、作风方面出现的问题,无不与党内政治生活松懈,而呈现出形式化、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有关。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重塑党员信仰,重整党的纪律,重建党的作风,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既要谋篇布局,又要抓细抓实。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思想上出现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因此要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坚定“四个自信”,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要强化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落实好党章规定的干部标准,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建设廉洁政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开展好党内政治生活提供示范和动力。

筑牢思想教育根基,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烈士们提出的“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锻炼”的建议,极富远见卓识,令人钦佩,值得我们记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严从实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事关党的建设的基础和方向。为从严治党,固本培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活动,起到了凝心聚魂、补钙壮骨的作用。如今,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各类利益诱惑层出不穷,尤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教育,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要深入进行党风廉政教育,推进“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文明风尚的形成,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防止陷入争名夺利、贪图享受的泥坑;要坚持倡导光明磊落、公道正派的待人为官之道,明确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官场术、搞“小圈子”、潜规则等庸俗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工作要生动活泼,善于运用多种形式如学习培训、主题教育活动、党组织生活、提醒谈话等形式进行。思想教育要有原则性、针对性、战斗性,要通过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实际斗争锻炼则是我们党员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经途径,在革命斗争年代如此,在和平建设年代也是如此。想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哪一个不是在血与火的战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被誉为“战神”的粟裕同志原本是个师范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身经百战而成为我军的优秀指挥员,特别是出色指挥了苏中“七战七捷”和淮海战役,而威震大江南北,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和平建设年代虽然没有了枪林弹雨的考验,但依然充满了各种困难艰险,对于领导干部的腐蚀和反腐蚀的斗争依然尖锐存在,糖衣炮弹的考验并没有消除,而且更趋隐蔽和激烈,而我们现在的党员干部近80%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更需要在实际斗争中磨炼。磨砺锐锋芒,百炼始成钢。如今,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民族复兴的梦想渐行渐近,党员干部应当勇立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潮头,经风雨,见世面,不断锻造和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锤炼出金刚不坏之身,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突出监督重点对象,加大查处工作力度。“狱中八条”中“对上级也不要迷信”,“注意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惩办叛徒特务”的告诫,凝聚着烈士们的鲜血,反映出烈士们希望组织加强对党员干部监督的期待。联想到今天,党内监督不但丝毫不能放松,而且更要加强。这四年以来,全党以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铁拳惩腐而揭露出来的大量事实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强化党内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内监督条例指出,“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这就是说,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应当指出,在党内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甚至抵制监督的现象,一些同志监督下级怕丢选票,监督同级怕伤和气,监督上级怕穿“小鞋”。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党内监督缺失的问题。在监督重点上,应以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因为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比较大,有些人千方百计傍领导以谋取自己的私利。烈士们关于“对上级也不要迷信”的留言,就蕴含着对上级机关和领导也要敢于监督之意。在监督任务和内容上,首先要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同时注意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问题,包括烈士们指出的经济问题、生活作风等问题的监督。“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就是讲的这个道理。监督离不开执纪惩处,当年叛徒刘定一、冉益智解放后被我严惩,如今的贪官就是背叛党的原则、背叛党的事业、背叛人民的叛徒,像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之流先后被查处,大快人心,大得人心。由于我们的法制还不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犯错误、搞腐败的成本太低,因此高悬查处的利剑,监督才更加有力。党内监督是全党的任务,必须全党一起动手。在监督体系上,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在形成监督合力上,坚持党内监督同有关国家机关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相结合。这样,我们就能织密监督制度之网,有效解决和防范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化解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危险。

继承遗志,开创未来,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纪念。让我们牢记许晓轩等烈士提出的“狱中八条”警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作者为中共扬州市委原副书记、扬州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