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篇小说《晋阳秋》有感
江山万里,却笼罩着帝国的魔爪;黄河汹涌,却阻不断日寇的铁蹄;山河破碎,民族的危机来临。晋阳的青年学生,满怀爱国的热情,不畏牺牲坚决抗战,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假期里有幸偶得慕湘少将的自传体式长篇小说《晋阳秋》。初读时不甚上心,自认为抗战小说就是描写国土如何沦丧,百姓如何凄惨,爱国者如何抛头颅洒热血,反正是差不多的样式。可是,读着读着就引起了我的深思:首先它是作者在民族危亡之际自身经历的回忆——以太原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斗争为背景,虽是小说,但可信度很高,与现在的一些抗日神剧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其次,它那流畅简约的白描与清新澎湃的文风彼此交织,构成了一幅洋溢着民间色彩的绚烂风俗画,活泼生动地反映出七七事变后太原知识分子阶层的心理变动,保留了关于牺盟会的诸多立体史料,显得气势恢宏。慕湘以充满激情的文字追忆着抗战期间那充满理想与热情的烽火岁月,更寄托后死者对无数长眠地下的战友的哀悼。于是,“史”中就蕴含了“诗”意。于是,我深深地被感动了,我为高世俊夫妇为国牺牲却独留小女而落泪;为抗战进入更艰苦的相持阶段,男主人公却不幸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而激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组建到壮大而欣喜。作者曾在《晋阳秋》系列书(《满山红》《汾水寒》《自由花》)的结尾处写道:“我今重来访旧迹,旧迹迷离不可寻。万千往事成今古,一片哀思寄白云。”有人评论:于茫茫烟尘中蓦然回首,只有内在情感契合的有心读者方有缘相与雁行。我自愧我不是。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最受人瞩目的就是那些抗战老兵。他们为祖国的和平与安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们是受人尊敬,令人敬仰的。他们坚毅的精神品质与爱国热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他们是真实的存在。中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那些勇敢无畏的抗战英雄。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了中国的和平与安定。历史的脚印显现了和平的可贵。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嘹亮的国歌萦绕在耳畔。中国经过不懈的奋斗,迎来了今日的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将继续努力,开创更美好的未来,那一刻,我为中国的崛起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今日的生活是幸福的,今日的和平是来之不易的。历史提醒着我们,前辈们的精神引导着我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把握现在,迎接未来,让强国之梦不再遥远。(指导教师:陈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