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夫妻俩观看了大型婺剧《血路芳华》,被剧中女红军战士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它再现了艰难的西征之战和女红军战士的忠诚和执着。
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妇女独立团战士,为了中华大地的光明,把自己的信念、热血和生命,铸入了那雄浑粗犷的荒野雪山,奏响了一曲大义、大美、大爱的生命赞歌。
当红色丝绸幕布被徐徐拉开时,投入眼帘的那幅巨大的“女红军英雄风采”动感画面,就把观众深深地吸引住了。紧接着,编导采用电影的方式和跳进跳出、闪回式的手段,把主人翁那惨烈、悲壮、执着、忠贞的情操,表现得生动逼真,让人触目惊心,感慨万分。
红军女战士春花为了能让战友喝上水,主动承担了找水的任务。她背上七只水壶,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出去找水,终于带着伤把水背回来。当她拖着伤痛的身躯快爬回到战友身旁时,她奋力地撑起身子,把装满水的水壶,一只又一只地往战友身边扔过去。她竭尽全力地对郝连长说:“秀英姐,我虽然身上被敌人打穿了几个洞,可是水壶里的水一点也没少。我……我已完成……”话没说完,敌人的一排子弹又射向她的胸膛。勇敢的春花就这样惨烈地倒在血泊中,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看到这悲壮的场景,我的眼睛模糊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住地往下落。我暗暗地对自己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战友的安危,为了民族的解放,在关键时刻,能舍弃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情怀啊!”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在敌人百般阻击、四处追杀的情况下,女红军连长郝秀英带领两位受伤的战友逃难的情景。一位名叫兰珍的战士是团政委的妻子,她怀着八个多月的身孕,再加上腿部伤口恶化,行动非常困难。另一位是未满十四岁的小战士幺妹,臂膀受伤扎着绷带。在那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雪山上,三位红军姐妹不离不弃、相依为命。步行艰难的兰珍,忍着伤痛和阵阵肚痛,实在走不动了。幺妹发现地上的血,对连长说:“秀英姐,地上有血。”连长猜测兰珍要生孩子了。正在束手无策时,从远处传来了敌人的叫喊声:“站住!不然就开枪啦!”在这危急关头,她们不得不躲进山洞。
当天晚上,就在那冰冷的山洞里,兰珍生下一个女孩,取名“继红”。刚生下的小继红,又冷又饿,哇哇哭个不停。兰珍担心孩子的哭声会把敌人引来,她挣扎着起身来,接过秀英手中的孩子,紧紧地捂住小继红嘴巴,不让她哭出声来。连长秀英急中生智,扒开兰珍的手,把孩子抱在自己手中,解开衣襟,命令幺妹用力咬破自己的奶头,让小继红吸着从自己奶中流出来的鲜血。
天刚蒙蒙亮,敌人又开始搜山了。兰珍为了姐妹和孩子的生命安全,割脖自杀,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秀英为了留住红军的后代,果断地命令幺妹把小继红抱走,让她想方设法委托好心人把继红养大。说完后,秀英毫不犹豫地冲出山洞,开枪把敌人引开,让幺妹和小继红安全离开。
剧情中女红军们那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和演员们那悲愤、激昂的唱腔与道白,把主人翁现实与内心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们的故事让我感动得泣不成声。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看了剧中女红军那扣人心弦的动人场景,我丈夫也被感动得老泪纵横。可见《血路芳华》这部戏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大大激发了人们爱党、爱国的热情。
观看《血路芳华》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我不住地反问自己:作为教师的我们,难道不该多多教育晚辈们不忘历史,珍惜幸福吗?难道我们不该尽自己的余力,和儿女们一起积极投身“实现强国梦”的热潮中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