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期●青少年绿洲●

少玩手机多读书

作者:韦德锐


在报上看见一张照片:在地铁车厢内,几乎所有的乘客都在低着头摆弄手机。手机的魔力可谓大矣!读这样的图片,我一点也不感到“新鲜”,因为这样的景象在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在医院里,在餐馆里,甚至在剧场里……但是如果画面上所有的乘客都在低头读书,那就使我感到意外而惊喜了。

手机是最为便捷的通讯工具,它给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除此之外,它还有娱乐、收集信息等功能,故老少咸爱。但是如果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玩手机,须臾不离,那就过头了。

使我颇为不解并感叹的是,我们为什么不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书?一位旅居上海的外国人很不客气但又很客观地在网络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不得不承认,这是击中了我们的软肋和痛处。国外的一名研究人员称,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而韩国人年均7本,日本人年均40本,俄罗斯人则为55本。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个比较不免赧颜。我知道,我们普通人家家中购书不多,而那些富人家中确有漂亮的书架,书架上摆放精装书,但那只不过是摆设。

读书有什么用?从个人角度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自华”是什么意思?就是常说的“有素质”。国人去境外游,举止不雅,被人诟病。这样的素质,与读书少不读书大有关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高尔基说的。就说一本薄薄的《论语》吧,受到历代皇帝的尊崇,为什么?因为它除了告诉我们修身养性的道理,还有治国安邦的道理,曩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毛泽东诗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康乾为何出现盛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康熙乾隆都不忘汲取历代文化精华,康熙有不少文化建树,单就作诗而言,他一生创作了四万首。姑且不论诗的高下,这样的审美体验和文化熏陶使他“气自华”,绝非那些沉湎酒色的皇帝可比。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常引经据典,经典是不朽的,经典是修身养性,治国安邦的教科书。

我们和人家比高楼,比高铁,是否也能比一比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