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老战友周岩同志在研究新闻出版史料中,发现了一份他认为具有“收藏和纪念意义的珍贵文物”,因资料中有我的名字,故复印了一份给我。
这份资料是“中共华中分局文化机关总支委候选名单”(以下简称“名单”),共计16位候选人。我是年龄最小之一,今年也已96岁了,年龄比我大的计14人。合到今年,有10人高达100-113岁,余下4人,也在96-99岁之间,想来大多都已不在世了。因此,我有责任对这份历史资料的产生时间、地点、人物情况及时代背景等作一解读。这份“名单”产生的时间应该是1945年,这可以从这份“名单”的有关我的简历栏中找到印证。第一,在年龄格内,注明“25岁”,我出生于1921年,1945年正好是25虚岁;第二,我的简历中有“今年七月,任《苏中报》印刷三厂厂长”,这正是发生在1945年夏天的事。当时新四军一师政治部印刷厂厂长缺位,组织上决定从《苏中报》印刷厂抽调人去当厂长,我就是在1945年的六七月间被派去任职的,同时,师政印刷厂被改属为《苏中报》的第三印刷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苏北运河沿线的淮阴、淮安等主要城市相继解放,这就将过去被隔裂的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块根据地联成一片,而两淮(淮阴、淮安称两淮)则成为苏皖边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淮阴市成为中共华中分局和苏皖边区政府所在地,淮安市成为华中军区机关的所在地。
华中分局决定要在淮阴市办一张报纸——《新华日报》(华中版),委任范长江同志负责筹备工作,决定将《苏中报》和《淮南日报》两个报社的人员、印刷器材向淮阴集中,负责报纸的全部出版工作。我们《苏中报》的一、二印刷厂合二为一(原师政印刷厂,重组领导班子,留在苏北工作)。我调回《苏中报》印刷厂,和编辑部的干部于10月中旬北上抵达淮阴。经过两个月的准备,1945年12月9日《新华日报》(华中版)顺利创刊。
这份“名单”产生的确切时间,应该是在1945年的10月中旬我们到淮阴报到时开始至12月底这段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从常理上来说,筹备报纸创刊工作和筹备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应该是同步的。
从这份开列了16位候选人的“名单”上看,它是由华中分局决定组建的,《新华日报》(华中版)、新华书店(其实是出版社兼发行)和华中文协等三个文化单位组成一个联合党总支委员会。16个候选名单中我熟悉的有13人,他们是:
包之静:《新华日报》(华中版),副社长;苏扬:《新华日报》(华中版)专职党务工作;史乃展:《新华日报》(华中版)编辑部主任;杜诺:《新华日报》(华中版)编辑;萧木:《新华日报》(华中版)印刷厂政治指导员;徐澄波:《新华日报》(华中版)印刷厂厂长;郭超柏:《新华日报》(华中版)印刷厂机印组组长;顾松:《新华日报》(华中版)印刷厂浇字组组长;沈琮:《新华日报》(华中版)校对员;华应申:华中新华书店总经理;倪德甫:华中新华书店印刷厂厂长;黄源:华中文协知名作家;黄则民:华中文协。
还有3个人(王林芳、张克威、王实)的情况我不熟悉。
最终被选入这届总支委员会的究竟是7人还是9人,我记不清了,但在我的记忆中,当选的有8个人,他们是《新华日报》(华中版)的包之静(总支书记)、苏扬(专职总支副书记)、史乃展和萧木,新华书店的华应申和倪德甫,华中文协的黄源和黄则民(苏扬以下为总支委员)。
该总支委员会仅存在约半年左右时间。1946年上半年,召开过几次总支委员会,讨论工作。几次会议都在社长范长江办公室召开的,范也列席会议。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内战,淮阴城遭受轰炸与扫射,党政机关纷纷撤至农村,总支委员会也就无形中消散了。
为了稳定和振奋民心,报纸必须坚持在淮阴出版。报社印刷厂于6月底搬至淮阴城外,坚持出版至9月19日,我们才撤出淮阴。当晚国民党74师占领淮阴城。
70多年过去了,现在重读这份名单,感到既熟悉又亲切,激情的岁月又重新浮现在眼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者为《解放日报》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