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大,可能是中国人审美衡量标准之一。声若蚊蝇、低声细语的人,被认为缺少精气神。想来,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许我们国家是农业国,农民耕作时说话响亮对方才能听到。古代衡量一个人的豪壮之气,说:此人身长九尺,体似铁塔,面如重枣,虎背熊腰,声若洪钟。
平时,我们对大声说话者司空见惯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到了有外国人的场合,外国人常说“中国人说话怎么像吵架呢”,觉得我们缺乏涵养。
说话声音的高低,确实与修养有关,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你让他大声说话,他可能都不太情愿。如果女人说话声音小些,就显得温婉可人,如果男人说话声音小些,就显得温文尔雅。保持适度的音量,意味着顾及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
很多老人喜欢高声说话,有的一着急就扯起嗓门大声嚷。这不仅显得没礼貌,影响旁听者的心情,而且对老人健康也有害,过早地患上咽炎、耳鸣、耳聋等疾病。低声慢速说话,对减缓大脑衰退、预防老年痴呆有一定作用。低声细语的人,往往是随遇而安的,心态好,长寿的可能性更大些。
我们每天提醒自己说话小声些,文明的城市是安静的城市,让我们一点点走向文明的生活。